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给钱就行
第85章 少年英才,铁口断言
小
大
这个人物叫做霍去病。
他是卫青、或者说是卫子夫的“外甥”。
当然了,最开始的时候这个人并没有与汉家双壁,也就是陈定、卫青并立,因为这个人的年岁实在是太小了。
卫子夫进入到武帝视线的时候,是武帝六年的秋冬之际,那个时候的霍去病方才是三四岁的年纪,对于卫青和卫子夫来说只是一个“累赘”或者说是“拖油瓶”。
但当卫子夫发迹了之后,她就不再觉着霍去病是拖油瓶了,因为霍去病的年纪较之卫青以及卫子夫都是较小的,这是一个缺点,也同样是一个优点。
卫子夫知道自己将来一定是会孕有子嗣,甚至一定是会有一个男丁降世的——因为她丈夫的家里真的有皇位要继承。
而这个孩子的身旁一定要有一个年纪差不多的人陪伴着,这个人一定是要靠谱、一定是要没有什么权势的背景。
这一点卫青的孩子是不可能实现了。
因为随着卫青才能的显现,皇帝为了拴住卫青一定会为他赐婚,且赐婚的对象一定会是皇室血脉,这样子的子嗣天然的是和皇室站在一起的,他们甚至可以高高挂起。
可是霍去病不同。
霍去病的父族只是一个小官而已,甚至可以说只是一个小吏而已,这样子一个人深度的和卫家绑定在了一起,他只能够依靠母族,也就是卫家才能够继续往上爬,继续往上走。
即便他拥有无尽的才能也是一样。
所以培养这样子一个人、培养这样子一个她儿子未来的“伴读”也好、心腹也好,都是一件无本万利的事情。
霍去病便是这样子进入到了武帝眼中的。
因为这个时候的武帝同样是想到了卫子夫等人想到的事情,并且他想的更多——无论到时候卫子夫的孩子能否夺嫡成功,这个霍去病都可以成为卫氏的退路。
只能说,刘氏的皇帝在宠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定是会竭尽全力的为她思虑周全的。
虽然到了不爱的时候,很有可能自己出手将这一切的思虑全部都拆除——但这并不影响此时的布置。
于是,在你情我愿的情况下,霍去病这个孩子甚至可以经常性质的进出皇宫了。
武帝九年的冬末,匈奴人被暂时打败了,也因为寒冷的天气,他们没有办法继续侵扰大汉的边境,只能够拿出来往年的积蓄,想要熬过去这个冬日。
当然了,大多数熬过去的都是贵族——少部分才是那些黔首。
富有的人会越来越富有、有权势的人会越来越有权势,富有的人不会将自己的财富分给贫穷的人,而有权势的人也不会将自己的权势分给没有权势的人。
这是十分简单的道理,是个人都能够明白的道理。
如果有人装作不懂这个最基础的、不可更改的道理,提出与之相悖的道理,那么这个人便一定是没有什么好心思,一定是在装傻以为自己谋求利益。
无论是大汉,还是匈奴,都是这样。
所以,一场寒冷的冬日过去,匈奴其实并没有损失多少的精锐,毕竟那些精锐都不可能是没有权势的贫穷之人。
武帝十年的春日,匈奴人已经开始跃跃欲试,想要发动对大汉的进攻了。
他们明白,一直依靠着积蓄熬过冬日这种想法不现实——他们不像是大汉这种中原之地的人一样,是耕作民族,他们的东西大多数是无法存留下来的。
这就是游牧民族的缺憾了。
所以他们必须是发动战争,通过战争从大汉这里获得足够过冬的粮食。
... ....
未央宫中
武帝身上穿着简单的长衫,面前放着冰块,酷热的天气中,唯有这些许的冰块能够让他感受到些许凉意了。
陈氏的人倒是献上了“自凉亭”以及“自凉房”的改装办法,但是武帝并不想那么的兴师动众——这个时期的武帝其实还是挺节俭的,当然指的是在生活方面。
他更多的消耗和奢侈是在战争方面。
在生活中同样变得奢侈是在战争之后、也是在大汉实行了“诸多大一统措施”之后的事情了。
在大一统措施之中,天下的财富源源不断的汇聚到长安城之中,所以他才没有这么的奢侈。
“你觉着,匈奴人会在近期发动进攻?”
武帝挑眉,看着面前的少年郎。
他面前盘腿坐着的那个少年郎看起来约莫是七八岁的样子,脸上还带着些许严肃的神色,整个人像是个小大人一样。
此人正是霍去病!
霍去病板着一张小脸,这是他的姨妈跟他说的,说皇帝陛下不喜欢那种跳脱之人,所以让他在皇帝陛下面前尽量装的严肃稳重一些。
看着霍去病的神色,武帝也是眼眸中含着些许笑容。
他当然知道霍去病为什么会这样子表现,但他却并不在意——谁不愿意看着一个白白净净可爱俊秀的少年郎在自己的面前装作严肃的样子呢?
哪怕他是皇帝陛下也同样喜欢这般显得“可爱”的少年郎。
更何况这个时候的武帝是“一片慈父心无处安放”的时期呢?他想要一个孩子,但直到现在后宫中也没有能够传来好消息。
霍去病微微点头,脸上的神情更加古板了:“是的陛下。”
他看着面前的堪舆图,指着某一处说道:“匈奴人乃是游牧为生,这一次的冬日之前他们没有能够从边境处劫掠到过冬的食物,只怕是已经让他们伤了元气。”
“他们必须是提前准备战争,如此才能够让这个冬日好过一些。”
“唯有此处,大汉的布置较少,从这个地方进攻,才可以劫掠到足够的食物。”
“而因为去岁战争的缘故,所以他们一定会认为,大汉会先入为主,觉着他们会管理的在秋冬之际发动一场仓促的战争,也因此他们会一反常态,在夏秋之际便开始劫掠,以此打大汉一个措手不及。”
“所以臣断言,今夏之际,匈奴一定会发动进攻!”
他是卫青、或者说是卫子夫的“外甥”。
当然了,最开始的时候这个人并没有与汉家双壁,也就是陈定、卫青并立,因为这个人的年岁实在是太小了。
卫子夫进入到武帝视线的时候,是武帝六年的秋冬之际,那个时候的霍去病方才是三四岁的年纪,对于卫青和卫子夫来说只是一个“累赘”或者说是“拖油瓶”。
但当卫子夫发迹了之后,她就不再觉着霍去病是拖油瓶了,因为霍去病的年纪较之卫青以及卫子夫都是较小的,这是一个缺点,也同样是一个优点。
卫子夫知道自己将来一定是会孕有子嗣,甚至一定是会有一个男丁降世的——因为她丈夫的家里真的有皇位要继承。
而这个孩子的身旁一定要有一个年纪差不多的人陪伴着,这个人一定是要靠谱、一定是要没有什么权势的背景。
这一点卫青的孩子是不可能实现了。
因为随着卫青才能的显现,皇帝为了拴住卫青一定会为他赐婚,且赐婚的对象一定会是皇室血脉,这样子的子嗣天然的是和皇室站在一起的,他们甚至可以高高挂起。
可是霍去病不同。
霍去病的父族只是一个小官而已,甚至可以说只是一个小吏而已,这样子一个人深度的和卫家绑定在了一起,他只能够依靠母族,也就是卫家才能够继续往上爬,继续往上走。
即便他拥有无尽的才能也是一样。
所以培养这样子一个人、培养这样子一个她儿子未来的“伴读”也好、心腹也好,都是一件无本万利的事情。
霍去病便是这样子进入到了武帝眼中的。
因为这个时候的武帝同样是想到了卫子夫等人想到的事情,并且他想的更多——无论到时候卫子夫的孩子能否夺嫡成功,这个霍去病都可以成为卫氏的退路。
只能说,刘氏的皇帝在宠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定是会竭尽全力的为她思虑周全的。
虽然到了不爱的时候,很有可能自己出手将这一切的思虑全部都拆除——但这并不影响此时的布置。
于是,在你情我愿的情况下,霍去病这个孩子甚至可以经常性质的进出皇宫了。
武帝九年的冬末,匈奴人被暂时打败了,也因为寒冷的天气,他们没有办法继续侵扰大汉的边境,只能够拿出来往年的积蓄,想要熬过去这个冬日。
当然了,大多数熬过去的都是贵族——少部分才是那些黔首。
富有的人会越来越富有、有权势的人会越来越有权势,富有的人不会将自己的财富分给贫穷的人,而有权势的人也不会将自己的权势分给没有权势的人。
这是十分简单的道理,是个人都能够明白的道理。
如果有人装作不懂这个最基础的、不可更改的道理,提出与之相悖的道理,那么这个人便一定是没有什么好心思,一定是在装傻以为自己谋求利益。
无论是大汉,还是匈奴,都是这样。
所以,一场寒冷的冬日过去,匈奴其实并没有损失多少的精锐,毕竟那些精锐都不可能是没有权势的贫穷之人。
武帝十年的春日,匈奴人已经开始跃跃欲试,想要发动对大汉的进攻了。
他们明白,一直依靠着积蓄熬过冬日这种想法不现实——他们不像是大汉这种中原之地的人一样,是耕作民族,他们的东西大多数是无法存留下来的。
这就是游牧民族的缺憾了。
所以他们必须是发动战争,通过战争从大汉这里获得足够过冬的粮食。
... ....
未央宫中
武帝身上穿着简单的长衫,面前放着冰块,酷热的天气中,唯有这些许的冰块能够让他感受到些许凉意了。
陈氏的人倒是献上了“自凉亭”以及“自凉房”的改装办法,但是武帝并不想那么的兴师动众——这个时期的武帝其实还是挺节俭的,当然指的是在生活方面。
他更多的消耗和奢侈是在战争方面。
在生活中同样变得奢侈是在战争之后、也是在大汉实行了“诸多大一统措施”之后的事情了。
在大一统措施之中,天下的财富源源不断的汇聚到长安城之中,所以他才没有这么的奢侈。
“你觉着,匈奴人会在近期发动进攻?”
武帝挑眉,看着面前的少年郎。
他面前盘腿坐着的那个少年郎看起来约莫是七八岁的样子,脸上还带着些许严肃的神色,整个人像是个小大人一样。
此人正是霍去病!
霍去病板着一张小脸,这是他的姨妈跟他说的,说皇帝陛下不喜欢那种跳脱之人,所以让他在皇帝陛下面前尽量装的严肃稳重一些。
看着霍去病的神色,武帝也是眼眸中含着些许笑容。
他当然知道霍去病为什么会这样子表现,但他却并不在意——谁不愿意看着一个白白净净可爱俊秀的少年郎在自己的面前装作严肃的样子呢?
哪怕他是皇帝陛下也同样喜欢这般显得“可爱”的少年郎。
更何况这个时候的武帝是“一片慈父心无处安放”的时期呢?他想要一个孩子,但直到现在后宫中也没有能够传来好消息。
霍去病微微点头,脸上的神情更加古板了:“是的陛下。”
他看着面前的堪舆图,指着某一处说道:“匈奴人乃是游牧为生,这一次的冬日之前他们没有能够从边境处劫掠到过冬的食物,只怕是已经让他们伤了元气。”
“他们必须是提前准备战争,如此才能够让这个冬日好过一些。”
“唯有此处,大汉的布置较少,从这个地方进攻,才可以劫掠到足够的食物。”
“而因为去岁战争的缘故,所以他们一定会认为,大汉会先入为主,觉着他们会管理的在秋冬之际发动一场仓促的战争,也因此他们会一反常态,在夏秋之际便开始劫掠,以此打大汉一个措手不及。”
“所以臣断言,今夏之际,匈奴一定会发动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