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白玉京莫问江湖
第一卷·壶中天 第七十一章 蹈虚劲
小
大
李青霄道:“在下初来乍到,有些事情想要请教沈兄,还望沈兄不要拒人千里之外。”
沈虚道:“你我素昧平生,本就在千里之外。”
李青霄笑了一声:“凡事都是从无到有,相见是缘,沈兄何必见我就走?对了,不知那名身着白衣的撑伞女子又是何许人也?先前我瞧沈兄一直盯着人家,莫不是旧情难了。”
不提还好,这一提却是出事了。沈虚顿时脸色大变,喝道:“与你何干?”
话音未落,沈虚猛地出手,五指如钩,朝着李青霄面门抓来。
李青霄挥手挡下,两人转眼间交手三十余招,李青霄眼见沈虚纠缠不休,便瞅准机会,直接以半步崩拳将沈虚打飞出去。
沈虚脸上终于流露出震惊神色。
他分明以真气护体,却被此人一拳震散,偏偏他还察觉不到此人的真气流转,似乎没有丝毫真气可言,全靠一膀子力气,一力降十会。
可看李青霄的样子,就是正常人体型,不像天生神力的样子。
莫不是将外功练到了极致?
其实这么说也不算错,初期的正统人仙传承还真就是将外功修炼到极致——练皮膜,练筋骨,练血肉。
然后再由外而内——练气血,凝聚拳意;练穴窍,汇聚身神。
最终达到意通诸天和见神不坏的高妙境界。
在李青霄看来,沈虚顶也就是初入四境的修为,还比不上元青盛,自然不是他的对手。
更不必说,沈虚的真气驳杂不纯,太杂、太乱、太散、太不纯粹,不像正宗三教弟子,倒像是自己摸索的野路子出身,所谓护体真气在他这个九成正统的人仙传承面前便如纸糊一般。
只是沈虚并不这么认为,他自小学武,不是那种学过几年的花架子,而是浸淫了几十年的时间,放在江湖上也算有一号的人物。
其实沈虚不明白,这不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白马书院跟道门相比,就是小摊贩和大商会的区别——而且还是跨州连郡遍布天下的大商会。
在小作坊里闭门造车,用一辈子总结出来的经验,视若珍宝,密不外传,可能只是道门的基础课程之一,早都写在了书本上,就连道童都能信手拈来。
这是体制上的差距,底蕴上的差距,高度上的差距,体现到具体的个人层面,就是见识格局的差距。
所以李青霄会觉得沈虚像是野路子出身。
李青霄作为道门体系下培养出来的精锐道士,打不过沈虚这个江湖人才是没天理。
不过李青霄还是没有痛下狠手,他可以果断杀人,却不是个嗜杀之人。
“沈兄,我的耐心是有限的,再一再二不再三。”李青霄的语气变得冷厉起来,毕竟是北辰堂出身,没几分恶气也干不了这个差事。
沈虚没有应答,而是大喝一声,再度朝李青霄攻来。
李青霄不再多言,既不用“小殷拳意”和“梵衣”,也不用“万华神剑掌”,只是用那套基础拳法迎敌。
说是基础拳法,却也是出自道门高人之手,大巧若拙。
沈虚的掌法变幻莫测,每一掌击出,甫到中途,已变化好几个方位,他能在江湖上闯下不小的名头,倒也有几分真才实学。
再看李青霄,改用最初的拳法后,技击之术甚是质朴,出拳收掌,似乎显得颇为窒滞生硬,但不论沈虚的掌法如何离奇莫测,却始终骗不了李青霄半分,哪怕李青霄没再以力压人,也逐渐占据上风。
沈虚越打越心惊,此人这似拙实巧的拳法,实在是博大精深,妙不可言,白马书院所传掌法与之相比,显得招数太繁,变化太多,不如此人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此人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以前竟是从未有过耳闻。
莫不是哪个隐士高人的关门弟子初次下山走动?
两人过到二十招的时候,沈虚已经感觉双臂发麻,双手疼痛难忍,甚至就连真气运转都不甚舒畅,心中暗惊:“此人的拳头势大力沉,竟然纯靠气力就压制了我的真气所化内力,似乎还有一种奇异劲力不断干扰我出招发力。”
这也在情理之中,寻常人哪怕真气修到一定程度,也无法与没有真气的龙象相比,正面角力,还是免不得粉身碎骨的下场。偏偏人仙传承就能单凭气力与龙象一较高下,一力降十会并非虚言,若是降服不了,那便是气力还不够大。
至于所谓的奇异劲力,其实是李青霄的“蹈虚劲”,与能够隔空伤人的拳意不同。
“蹈虚”出自道门经典《淮南子》,所谓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这里的“蹈虚”意思为追求虚无,蹈虚以避实,所以“蹈虚劲”虚实不定,能于虚空无实之处借力,若是与人交手,又能将对手之力化归虚无,端的是玄妙无比。
沈虚心知再斗下去,势必要败下阵来,不得不用出保命的手段了,只见他冷不丁一振衣袖,从袖口中甩出一团烟雾。
李青霄突然闻到一阵甜香,登时有头晕之感,不过转瞬即逝。
沈虚趁势纵身上前,左手五指向李青霄右腋下的“渊腋穴”抓去。他只道这一把抓落,李青霄已绝无反抗之能,哪知着手之处,竟是毫不着力,正是“蹈虚劲”建功。
李青霄趁机张口一吐,沈虚陡然闻到一股甜香,头脑立时昏晕。
不是迷烟没有奏效,而是剂量不够,人仙虽然体型不大,但是气血之盛堪比巨兽,再厉害的毒药也要讲究剂量适配,对于已经转为九成正统人仙的李青霄而言,这点剂量显然不够看。
李青霄吸了一口,仅仅是有些轻微影响,反而将剩余雾气存于口中喉间,以自身血气包裹,使其不渗入体内,待到时机一到,再还给沈虚,便让沈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趁此时机,李青霄一把扼住沈虚的喉咙,单手便将其提了起来:“沈兄,我是不是太好说话了,让你有什么误会?”
沈虚道:“你我素昧平生,本就在千里之外。”
李青霄笑了一声:“凡事都是从无到有,相见是缘,沈兄何必见我就走?对了,不知那名身着白衣的撑伞女子又是何许人也?先前我瞧沈兄一直盯着人家,莫不是旧情难了。”
不提还好,这一提却是出事了。沈虚顿时脸色大变,喝道:“与你何干?”
话音未落,沈虚猛地出手,五指如钩,朝着李青霄面门抓来。
李青霄挥手挡下,两人转眼间交手三十余招,李青霄眼见沈虚纠缠不休,便瞅准机会,直接以半步崩拳将沈虚打飞出去。
沈虚脸上终于流露出震惊神色。
他分明以真气护体,却被此人一拳震散,偏偏他还察觉不到此人的真气流转,似乎没有丝毫真气可言,全靠一膀子力气,一力降十会。
可看李青霄的样子,就是正常人体型,不像天生神力的样子。
莫不是将外功练到了极致?
其实这么说也不算错,初期的正统人仙传承还真就是将外功修炼到极致——练皮膜,练筋骨,练血肉。
然后再由外而内——练气血,凝聚拳意;练穴窍,汇聚身神。
最终达到意通诸天和见神不坏的高妙境界。
在李青霄看来,沈虚顶也就是初入四境的修为,还比不上元青盛,自然不是他的对手。
更不必说,沈虚的真气驳杂不纯,太杂、太乱、太散、太不纯粹,不像正宗三教弟子,倒像是自己摸索的野路子出身,所谓护体真气在他这个九成正统的人仙传承面前便如纸糊一般。
只是沈虚并不这么认为,他自小学武,不是那种学过几年的花架子,而是浸淫了几十年的时间,放在江湖上也算有一号的人物。
其实沈虚不明白,这不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白马书院跟道门相比,就是小摊贩和大商会的区别——而且还是跨州连郡遍布天下的大商会。
在小作坊里闭门造车,用一辈子总结出来的经验,视若珍宝,密不外传,可能只是道门的基础课程之一,早都写在了书本上,就连道童都能信手拈来。
这是体制上的差距,底蕴上的差距,高度上的差距,体现到具体的个人层面,就是见识格局的差距。
所以李青霄会觉得沈虚像是野路子出身。
李青霄作为道门体系下培养出来的精锐道士,打不过沈虚这个江湖人才是没天理。
不过李青霄还是没有痛下狠手,他可以果断杀人,却不是个嗜杀之人。
“沈兄,我的耐心是有限的,再一再二不再三。”李青霄的语气变得冷厉起来,毕竟是北辰堂出身,没几分恶气也干不了这个差事。
沈虚没有应答,而是大喝一声,再度朝李青霄攻来。
李青霄不再多言,既不用“小殷拳意”和“梵衣”,也不用“万华神剑掌”,只是用那套基础拳法迎敌。
说是基础拳法,却也是出自道门高人之手,大巧若拙。
沈虚的掌法变幻莫测,每一掌击出,甫到中途,已变化好几个方位,他能在江湖上闯下不小的名头,倒也有几分真才实学。
再看李青霄,改用最初的拳法后,技击之术甚是质朴,出拳收掌,似乎显得颇为窒滞生硬,但不论沈虚的掌法如何离奇莫测,却始终骗不了李青霄半分,哪怕李青霄没再以力压人,也逐渐占据上风。
沈虚越打越心惊,此人这似拙实巧的拳法,实在是博大精深,妙不可言,白马书院所传掌法与之相比,显得招数太繁,变化太多,不如此人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此人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以前竟是从未有过耳闻。
莫不是哪个隐士高人的关门弟子初次下山走动?
两人过到二十招的时候,沈虚已经感觉双臂发麻,双手疼痛难忍,甚至就连真气运转都不甚舒畅,心中暗惊:“此人的拳头势大力沉,竟然纯靠气力就压制了我的真气所化内力,似乎还有一种奇异劲力不断干扰我出招发力。”
这也在情理之中,寻常人哪怕真气修到一定程度,也无法与没有真气的龙象相比,正面角力,还是免不得粉身碎骨的下场。偏偏人仙传承就能单凭气力与龙象一较高下,一力降十会并非虚言,若是降服不了,那便是气力还不够大。
至于所谓的奇异劲力,其实是李青霄的“蹈虚劲”,与能够隔空伤人的拳意不同。
“蹈虚”出自道门经典《淮南子》,所谓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这里的“蹈虚”意思为追求虚无,蹈虚以避实,所以“蹈虚劲”虚实不定,能于虚空无实之处借力,若是与人交手,又能将对手之力化归虚无,端的是玄妙无比。
沈虚心知再斗下去,势必要败下阵来,不得不用出保命的手段了,只见他冷不丁一振衣袖,从袖口中甩出一团烟雾。
李青霄突然闻到一阵甜香,登时有头晕之感,不过转瞬即逝。
沈虚趁势纵身上前,左手五指向李青霄右腋下的“渊腋穴”抓去。他只道这一把抓落,李青霄已绝无反抗之能,哪知着手之处,竟是毫不着力,正是“蹈虚劲”建功。
李青霄趁机张口一吐,沈虚陡然闻到一股甜香,头脑立时昏晕。
不是迷烟没有奏效,而是剂量不够,人仙虽然体型不大,但是气血之盛堪比巨兽,再厉害的毒药也要讲究剂量适配,对于已经转为九成正统人仙的李青霄而言,这点剂量显然不够看。
李青霄吸了一口,仅仅是有些轻微影响,反而将剩余雾气存于口中喉间,以自身血气包裹,使其不渗入体内,待到时机一到,再还给沈虚,便让沈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趁此时机,李青霄一把扼住沈虚的喉咙,单手便将其提了起来:“沈兄,我是不是太好说话了,让你有什么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