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白玉京莫问江湖

第一卷·壶中天 第六十七章 道门后族

李青霄下了定性:“没有证据,无端攀扯。”

李元桥和灵官们也松了一口气,一位次席当然是大人物,可他们背后也不是没有靠山,只要不直接牵涉大公子,都能兜得住,不仅兜得住,还能借着这个由头反打回去。

李元桥更是对李青霄刮目相看。

李元桥擅长审讯不假,可更多是技术层面,遇到这种水太深的,一般就是不审,或者干脆不要口供,乃至直接造一份口供,而不是玩语言游戏。

这样处置虽然险了点,但结果还是好的。

李青霄道:“元青盛,我再归纳一遍,你且听清楚了。按照你的说法,你们这些天门之人是奉了凤麟洲道府次席副掌府的命令,可凤麟洲道府次席副掌府根本没有资格插手八景别府,所以你又说是凤麟洲道府次席奉了上面的命令,因此你们不敢不听,可这个上面到底是谁,凤麟洲道府次席没说,你们也只是暗自揣度,想当然地认为是大公子,是不是?”

元青盛有点慌了:“我没这样说。”

他不怕死,可他也不是孤身一人,在凤麟洲还有亲朋故旧。走到这一步,是他没想到的。他本意只是吓住八景别府的人,让他们投鼠忌器,可被李青霄一搅合,差不多算是玩砸了,变成没有证据胡乱攀咬大公子。

有证据就是有把柄,才能叫投鼠忌器。

若是没有证据,那就是诬告。

面对诬告,大公子可以轻易脱身,大掌教的铁拳也不会砸下。

走到这一步,不管是大公子,还是凤麟洲道府的次席副掌府,都能要了他一家子的命。

真当大房跟二房过家家呢?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李青霄一拍桌子:“那你想怎样说?我最后问你一遍,到底是谁指使的?你的同党又在哪里?”

元青盛这次彻底沉默了,再也不敢扯虎皮做大旗。

李青霄望向李元桥,不再越俎代庖。

李元桥会意,重新接过了审讯工作。

李青霄接下来就只是旁观。

剩下的程序就没什么好说的,李元桥怎么问,元青盛怎么交代,只是交代自己的问题,不敢东拉西扯,最后在口供上签字画押,然后把这份口供交上去。

现在的情况是,牵扯到大公子身上,大掌教不同意,会引来大掌教的铁拳,就是李元会也不好硬出头。

可如果只是打大公子身边那些人,只要理由合适,证据充足,大掌教也无可奈何,李元会可以光明正大地站出来说话。

对于李元会阵营来说,只要剪除了李青玄的羽翼,只剩下一个李青玄,那就不足为虑。

九代大掌教就是前车之鉴,做了大掌教又怎么样?还不是被太上掌教给架空了。

至于李青霄的想法,他很佩服李青玄的父亲李元殊,据说是为国捐躯,的确让人敬仰,但老子是老子,儿子是儿子,两码事。

老子是英雄,不意味着儿子就是英雄。

从本心来说,李青霄既不站李元会,也不站李青玄。只是现在形势所迫,不得不站在了李青萍这边,李青萍对他没得说,那就尽力做好分内之事。

很快,供词整理好了,送到了李景阁的手中。

李景阁看过后又交给李青萍:“据说是青霄审出来的,我倒是没看出来,青霄还是文武双全,没有白费大小姐的一番心思。”

李青萍嘴角微微一翘:“家世清白,根正苗玄,道宫大考第十二名,年纪轻轻就进了北辰堂,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白昼都是当之无愧的青年才俊,前途无量。若非他自毁前程,我也不能捡漏。”

说到这里,李青萍复又叹息道:“我若真有这么个亲兄弟就好了,也能帮我分担一二,不像……”

话语戛然而止,不过李景阁知道李青萍是在说李青岚,这位二公子也着实有些不像话,本就不算多的心思全都用在了防备大小姐上面。

李景阁只好转开了话题:“那这份供词……”

李青萍道:“就由我呈交父亲吧,请他老人家定夺。”

李景阁点头道:“如此最好。”

……

时间向前推移,李元会秘密抵达燕京府,在太玄宫与太一道大真人密会。

太一道已经年过五十,看上去只有四十多岁的样子,这也是五代大掌教年间就定下的规矩,上了年纪的道士不许过分返老还童,最低限度就是四十岁。

五代大掌教最喜欢的就是千人一面,恨不得所有道门之人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就连男女道士的正式着装都是一个款式,没有例外。

至于齐大真人,她当然是例外,她打小就依仗八代大掌教的宠爱,不把这些规矩放在眼里,谁能管得了她?

毫不夸张地说,齐大真人就是五代大掌教最讨厌的那种人,只可惜五代大掌教已经不在人间,如今的人间是齐大真人的天下。

不过齐大真人可以不守规矩,不意味着其他人也可以跟着不守规矩,这是两码事。

当今大掌教是偏传统保守的,对这些规矩还是看得很重。

“苏副掌教。”李元会站起身来,迎了上去,“上次玉京一别,许久未见了,近来可好?”

太一道大真人微微一笑:“有劳元会大真人挂念,一切都好。”

虽然李元会还未正式进入太上议事,但他的任命基本已经确定下来,进入太上议事是迟早的事情,一众副掌教大真人都与他平等论交。

太一道大真人名叫苏载真,虽然是道士,但总带着几分佛气。

在五大道统之下,根据师承不同,还有许多支脉。

比如七代大掌教、八代大掌教、齐大真人一脉相承,这里的“脉”便是东华一脉。

还有李家这边,则是清微一脉。

苏载真出身于慈航一脉,也是玄圣重建道门时的原始“股东”之一,半佛半道,后来道门与佛门开战,就切割了佛门,不过还是保留了一点佛门色彩。

若问哪家的大掌教最多,毫无疑问是李家,出了玄圣、二代大掌教、三代大掌教、十代大掌教,总共四位。若问哪家的大掌教夫人最多,则是慈航一脉,号称道门后族。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师姐师妹互相抬轿子,师姐嫁给了大掌教,若能娶了师妹,那就算是大掌教的半个连襟了。

当然,能娶师妹的人也绝非等闲,必然是大有来头。

慈航一脉的女婿们可以通过慈航一脉这个媒介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以连襟的名义达成利益联盟,双方各取所需。

如此不断正向循环,慈航一脉就成了金字招牌,不管大掌教是谁,她们只想做大掌教夫人。

比如七代大掌教的夫人和八代大掌教的夫人,都是出自慈航一脉,而且这两代夫人同样是师徒。等于师父娶了师父,徒弟娶了徒弟,既是岳母又是师母,亲上加亲。

所以东华一脉和慈航一脉的关系极为密切,论辈分,苏载真还得叫齐大真人一声师叔祖,这也是苏载真坚定站队齐大真人的原因。

道门后族不是浪得虚名,虽然当今大掌教的夫人不是出自慈航一脉,但李元会的夫人却是出自慈航一脉,正是苏载真的师妹。

两家是有姻亲关系的。

苏载真屏退了左右,只剩下两人。

李元会开门见山:“我这次主要是为了北辰堂下任掌堂真人的人选问题而来,我觉得青玄还是太过年轻,最好再历练两年,不要急着上位接班。若是拔苗助长,恐非青玄之福,也不利于北辰堂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