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亲手了结
杜玉书一愣,明白了。
九都之间的户籍辖定本就不严格,所以才会有某地死刑犯进入其他城池就不被追究的荒谬情形,如今战事一起,各地都不安定起来,零星有匪寇作祟。如果是烽都附近城池的百姓认为烽都内更加安全,举家奔赴寻求庇护,又在途中遭遇匪盗所以无甚家私,那表面上确实说得过去。
而烽都如今只怕正缺人手,就算她们没有带什么家私过去,他们也会看在人口的份上,先把人放进去再说。
如此一来,只怕不光能潜伏进去,还能让他们代为安置自己。
确实可行!三人立刻又计议一番,将可能出现的意外一一推敲,完善些许细节,而后迅速动身,甚至没有等到第二天天亮,就简单乔装一番叩开烽都大门。
没人觉得五百个手无寸铁的人,会搅弄起什么烽都无法平复的动乱。
更何况,这五百个人在后续会有专人看管,他们看起来也都没什么武功傍身……
五百人一时半会儿之间也安置不到什么好地方,只有一些棚户可以容纳,等天色彻底暗下来,杜玉书打个手势,她和谢映同时逼出了体内用于压制内力的银针。内力恢复流转后,立刻悄无声息地解决掉了守卫。
杜玉书脸上还贴着一层易容,绷得挺难受,被灰泥一擦,守卫都觉得脏兮兮的没有细看,当然瞧不出这张脸跟通缉令上的人有什么相似。杜玉书暂时没有去掉这层易容。带进来的五百人见守卫已死,也纷纷拔除银针恢复内力,而后按照先前的布置潜行进各处接头点,和事先带着他们的兵刃从暗道进入烽都的另外五百人接头,各自装备齐整,分散开来,只要杜玉书她们一动手,这一千精锐机动在外,尽可防守掩护,退可分担追击。
这一举动能给杜玉书她们分担的风险,也很有限。
烽都地广人稀,没有太多可供藏身的地方,杜越谢三人一径奔袭到领主府。
论规模,烽都领主府毫不逊色于浦都领主府,毕竟这里缺乏耕地,人又少,最便宜的就是土地了。可要细看起来,从瓦片到地砖,就没一处比得上浦都领主府的。
守卫,也要松懈一点。
谢映留在外面策应,杜玉书和越斐然迅速潜伏进去。
这一路上,杜玉书都在分心思考一件事:翡冰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设身处地想想,如果她是翡冰,她会在什么地方布置、在什么时间动手呢?到底要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杜玉书和越斐然进入领主府。
烽都领主常年驻防,所需应付的人员往来又没那么多,听闻是个内家高手,今年也有五十岁了。杜玉书倒不怕打不赢他,她和越斐然联手,当世很少有她们杀不掉的人。她们真正要面对的问题是:怎么攻占领主府?
光是杀掉一个领主,领主府的运作会受到重创,但还不至于全盘崩溃,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他们仍然可以把敌对势力清除出去,而面对如此广袤的土地,杜玉书带来的这一千个人,也是远远不足以攻占的。
但好在,任何地方,起决策作用的人都只是少部分,杜玉书只要让这少部分人——也就是领主府里的这些人,都放弃抵抗,那么烽都也就是她的掌中物了。时值深夜,灯烛俱熄,杜玉书和越斐然来到烽都领主的房门外,周围已经没有守卫。
杜玉书在来之前就已经充分了解了烽都现任领主,此人性情刚愎自用,但确实不是个软骨头,想让他归降是不太可能了,计划可以随时改变,但这个人杜玉书一定要杀。
杜玉书和越斐然对视一眼,缓缓推开房门。
手触碰到房门的那一瞬间,杜玉书心里划过一丝怪异的直觉,某种对形势模糊的判断在她脑中一闪而过,她在瞬间隐隐猜到了翡冰可能会干什么。
但她的手已经按在了门上,开弓没有回头箭。
杜玉书稳稳地推开了门,越斐然站在她身边。
门内没有屏风,一张大桌,上面点着一豆微弱的烛火,只能在桌子周围笼罩上一层朦胧的光晕。
翡冰坐在桌后,正仰头喝尽最后一口药,放下碗,目光似笑非笑地和杜玉书对视。
杜玉书神色无波,目光往下一瞥,一个壮年男子倒在桌边,脖子上一道深深的剑痕,血泊遍地。
翡冰的剑摆在桌上,剑锋还在往下滴血。一滴,一滴,砸在冷硬的地面。
没错。如果杜玉书是翡冰,那她一定会在心怀不轨的敌人到来之前,亲手杀掉烽都领主。
翡冰不信任浦都方面的力量,不会向他们求助,她自己又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围剿杜玉书,更何况,这里是烽都。无论她要在这里做什么,都越不过烽都领主。
烽都领主虽和浦都领主不是穿一条裤子的,但那不代表他是个好人。他们那一代的掌权者,没几个是干净的。哪怕是被他察觉,对翡冰来说也是坏事,要么被破坏计划,要么被抢走功劳。
翡冰也喜欢把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
既然杜玉书也不太可能让烽都领主活下来,那她亲手杀掉烽都领主就是了。就算东窗事发,也可以推到杜玉书头上,这对魔教的人来说还是个鼓舞军心的大功劳一桩,杜玉书不会否认的。就算她亲口对外说是翡冰杀了烽都领主,中原方面也不会相信。
况且,既然翡冰出现在了这里,那么输的那个人就永远也不会有机会说话了。
翡冰按住桌面站了起来。好久不见的翡清也从她身后的暗影中走出,翡洁、翡石也从两边角落里现身。杜玉书在进门后还察觉到了十余道刻意藏匿过的呼吸声。
阴差阳错,翡冰做出了跟杜玉书一样的决策——亲手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