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升学宴
宋家的厨房里的几位师傅早就忙活了起来,不少食材都已经处理好放在了盆里。
露天的院子里摆了八张桌子,正房的客厅里摆了两桌,一共备了十桌。
刚过十点钟,林文静的家人就全都到了,大哥一家人和妹妹妹夫全都一起过来的。
林文静的大哥从随身带的提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绒面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躺着三支崭新的英雄牌钢笔。
笔身乌黑锃亮,笔帽上的金色夹子在阴天的光线下依然熠熠生辉。
"来,朝阳、曦月、晨星,一人一支。"大舅哥笑着将钢笔分别递给三个外甥,"都是大学生了,也该用好笔了。"
宋朝阳双手接过,稀罕地抚摸着笔身,"谢谢大舅!这笔真漂亮!"
林文静连忙上前,"哥,这太贵重了,他们小孩子家用这么好的笔做什么?"
"哎,这话不对。"大哥摆了摆手,"读书人就要用好笔,这笔跟着他们上大学,正合适。"
说着,他又从口袋里掏出三个红包,挨个塞到孩子们手里。
"哥,这我们不能要!"宋晓峰也赶紧上前阻拦。
"又不是给你们的,是给孩子们的。"大哥故意板起脸,"我这个做舅舅的,给外甥们一点奖励怎么了?"
正推让间,林文静的两个妹妹和妹夫也都围了过来。几人拿出三个纸袋,"姐,姐夫,我们给孩子们一人买了身新衣服,上学穿。"
小妹则提着一个大袋子,"这是几双皮鞋,码数都是按孩子们平时穿的买的,要是不合适还能换。"
不出所料,她们也各自准备了红包,不由分说地往孩子们手里塞。
宋晓峰和林文静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无奈。
林文静拉着妹妹们的手,"你们这是做什么?买这么些东西,太破费了!"
"姐,你就别推了。咱们家出了三个大学生,这是天大的喜事。我们做姨妈的表示表示,还不是应该的?"
宋晓峰刚要开口,一直坐在藤椅上笑眯眯看着这一幕的岳父清了清嗓子,发话了:
"晓峰,文静,你们就别推辞了。"
老爷子拄着拐杖站起来,环视了一圈,"这些礼,不是给你们的,是给孩子们的。这是咱们林家对读书人的看重,该收就收。"
他走到三个小辈面前,慈爱地摸摸每个人的头,"以后不管谁家孩子,只要能考上大学都按这个标准来。"
林老爷子话音刚落,大舅哥就转身对着自家两个正在追逐打闹的儿子喝道:"看见没有?你们表哥表姐这么争气,你们以后也得好好学!"
舅妈在一旁附和:"就是,以后多跟哥哥姐姐请教,也考个好大学!"
一时间,院子里充满了大人们教育孩子的声音。
宋晓峰和林文静看着这热闹的场面,相视一笑,终于不再推辞。
"那...就谢谢大哥,谢谢大家了。"林文静红着眼睛说。
宋晓峰也连忙招呼:"大家快进屋坐,别都在院子里站着。"
很快,院里来的客人也越来越多了,宋晓峰也没空在这陪着他们说话了。
轧钢厂不少同事已经早早的过来了,傻柱两口子正在那陪着说话呢。
宋晓峰早就和傻柱商量好了,今天的酒席,两家合办,份子钱都不收。所以门口也没个登记礼金的账房。
不少轧钢厂的同事拉拉扯扯的药给两人红包,全都被两人挡了回去,拉扯间,傻柱的衣服都开了线。
南锣鼓巷四合院,三大爷阎埠贵站在大门口等着刘海中和易中海,脸上的神色还有些纠结。
三大爷阎埠贵站在四合院门口,手指不自觉地捻着中山装口袋里那个薄薄的红包,眉头拧成了疙瘩。他一会儿掏出来捏捏,一会儿又塞回去,心里那把小算盘拨拉得噼啪响。
“这宋家和何家合办酒席,我到底是出一份礼还是两份?”
阎埠贵小声嘀咕着,“按说这是两家人的喜事,可我就去吃一顿饭啊...”
正纠结着,易中海和刘海中一前一后从院里出来了。
“走啊老阎,愣着干啥?”刘海中招呼道。
阎埠贵赶紧凑上前,压低声音:“老刘,老易,我正琢磨这个事呢。你们说今天这礼金...该怎么出?”
刘海中一听就笑了:“这还用想?当然是出两份。晓峰家三个孩子上大学,柱子家大姑娘也考上了,人家也是正经过事,不得按两家算?”
易中海中肯的点点头:“是这个理。咱们院里办事,向来都是一家一家的算。”
阎埠贵的脸皱得更紧了:“可...可咱们就吃这一顿饭啊。这出两份钱不合理啊?”
刘海中斜了他一眼:“老阎,你这算计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人家孩子考上大学是大事,你在这计较一顿饭两顿饭的?”
易中海叹了口气,不想跟他磨牙,直接走在了前面。
阎埠贵见两人走远了,咬了咬牙,也跟着走了过去。
等三人走到宋家门口,只见院门大开,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傻柱正站在门口,一边擦汗一边跟来客寒暄。
“三位大爷来了!”傻柱笑着迎上来,“快里面请,专门给您几位留了位置。”
阎埠贵悄悄观察着,发现门口连个收礼金的桌子都没有。
正纳闷呢,就见轧钢厂的王主任掏出一个红包往傻柱手里塞,被傻柱连连摆手推了回去。
“王主任,您这就见外了!今天我和宋副厂长都说好了,谁的礼都不收,就是请大家来热闹热闹!”
阎埠贵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凑到刘海中耳边:“听见没?人家不收礼!”
这时宋晓峰也从院里出来,正好撞见一位老邻居非要塞红包,两人推让了半天。
“李大爷,您要这样我可不敢让您进门了!”宋晓峰笑着说,“今天就是请街坊邻居们来吃个便饭,您要是给钱,这不是打我的脸吗?”阎埠贵站在那儿,手里紧紧攥着那个没机会掏出来的红包,老脸一阵发烫。
想起自己一路上的斤斤计较,再看看人家这大气,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易中海瞥了他一眼,轻轻摇头:“我说什么来着?人家这格局比你可大多了。”
刘海中也笑了,拍拍阎埠贵的肩膀:“得,你这算盘白打了。走吧老阎,踏实吃饭去!”
阎埠贵讪笑着挠了挠头,跟着走了进去。
临近中午,轧钢厂和街道办的一众领导也都到了。
杨厂长一进门就和傻柱拉扯在了一块。
“厂长,厂长,今天这红包我肯定不会收了,所有人的红包我都没收,总不能你是厂长就搞特殊吧!”傻柱故意板着脸,瞪了杨厂长一眼。
“杨厂长,今天就是叫上大伙儿高兴高兴,真不用破费。快里面请!”宋晓峰也迎了过来,和傻柱一起把人请到了屋里。
院子里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四合院的三位管事大爷和轧钢厂食堂的几位老师傅被安排在了靠西边的一张桌上。
这个位置不算差,正好在槐树荫下,只是离正房里的主桌稍远了些。
刘海中坐定后,眼睛就不住地往正房那边瞟。
只见杨厂长、胡所长长、街道办杨主任一干人等都被请进了屋里,与宋晓峰、傻柱他们同坐主桌。
他抿了一口茶,心里很不是滋味。
“要说咱们在院里也是老人了,怎么就给安排在这外边了呢?”刘海中忍不住低声抱怨,手里的筷子在桌面上轻轻敲打着。
阎埠贵倒是想得开,夹起一块肉片送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老刘,你这就不懂了。今天来的领导多,屋里那两桌本来就不够坐。再说了,咱们这桌不也挺好?凉快!”
易中海慢悠悠地品着茶,目光平静:“今天的主角是孩子们,坐哪儿不是坐。”
刘海中是个什么心思,易中海和阎埠贵心里都是门清儿。可今天这个场合,显然不是他刘海中摆谱的地方。
正说着,又一道热菜上桌了——红烧狮子头。硕大的肉丸浸在浓油赤酱里,香气扑鼻。
“来来来,动筷子!”食堂的马华热情地招呼着,“今天的大厨可是我师傅特意去请来的,这手艺可不一般啊!”
这时,正房那边传来一阵笑声。只见杨厂长正举着酒杯,挨个向四个考上大学的孩子敬酒。
宋朝阳带着弟弟妹妹站起身,大大方方地回敬。
“瞧瞧人家这孩子教的,”邻桌一位大妈羡慕地说,“三个都考上大学,这得多大的福气啊!”
“何主任家姑娘不也考上了?”另一位接话,“要我说啊,这宋副厂长和何主任都是会教孩子的。这往后啊,他们两家可都是书香门第了。”
这些话飘到刘海中耳中,更不得劲了。
闷头吃着菜,心里五味杂陈。
他想起自家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一个比一个没出息,再看看人家宋晓峰和傻柱,不但孩子教育得好,事业也风生水起。
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越拉越大了呢?
酒过三巡,宋晓峰和傻柱开始挨桌敬酒。走到三位大爷这桌时,两人特意多停留了一会儿。
“三位大爷,今天招待不周,多多包涵。”宋晓峰举着酒杯,笑容真诚。
傻柱尽管平时看不上这三位管事大爷,可今天是自家的酒席,他也不可能表现出来的,“都尝尝这酒,正宗的牛栏山,大伙儿多喝两杯啊,今天吃好喝好!”
这番举动让刘海中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些。他端起酒杯,勉强笑道:“恭喜啊,你们两家这是双喜临门。”
易中海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两人,不禁感慨:“想起晓峰刚来院里的时候,都还是毛头小子。这一转眼,孩子都上大学了。好啊,真好!”
夕阳西下,宴席渐散。
宾客们陆续告辞,每个人临走时都不忘再夸一句四个孩子,再羡慕一番宋晓峰和傻柱。
三位大爷结伴往回走。
阎埠贵打着饱嗝,心满意足:“这顿饭吃得真值!一分钱没花,吃了那么多荤菜,值了。”
易中海头也有些晕了,步子缓慢:“今天这场面,让我想起了从前院里办喜事的样子。只是如今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刘海中依旧沉默着,走到四合院门口时,他回头望了一眼宋家方向,终于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夜色渐浓,宋家院里的灯火却依然明亮。
四合院里,贾张氏看着走进中院的易中海和刘海中,嘴角都是油光,不由得一阵腹诽。
“这宋晓峰办事也真小气,咱一个院里住了七八年的邻居都不请,还领导呢!一点格局都没有。”贾张氏嘟嘟囔囔的嘀咕了半晌。
后院,刘海中刚和易中海分开,走进后院就碰上了许大茂。
“二大爷,回来啦?”许大茂扯着嘴角笑了笑,“宋家那酒席办得怎么样啊?听说阵仗不小?”
刘海中正了正衣领,清了清嗓子:“那当然。杨厂长、胡所长、街道办杨主任都来了,坐了整整十桌。”他刻意略过了自己坐在外面的事,语气里带着几分与有荣焉,“菜色确实不错,红烧狮子头、红烧肘子...都是硬菜。”
许大茂嗤笑一声,掏掏耳朵:“哟,听着是挺热闹。不过要我说啊,真要有能耐,怎么不去王府饭店办?在家请客,再折腾能折腾出什么花样?”
他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再说了,不就是孩子考上大学吗?至于这么大张旗鼓的?我看啊,就是显摆他俩现在混得好。”
刘海中皱了皱眉,想起宴席上那些领导对宋晓峰和傻柱的器重,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但面上还是维护道:“人家孩子争气,庆祝一下也是应该的。”
“争气?”许大茂撇撇嘴,“要我说就是运气好。等着瞧吧,这大学上完还不一定分到哪去呢。”
“现在这大学生,工作分配哪有个差的,那个出来不是当官的啊?”刘海中白了他一眼,知道许大茂这是嫉妒心作祟了。
今年他家的许继昌没考上大学,到现在连个工作也没有,许大茂看着死对头傻柱这么风光,心情能好就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