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好学上进的安亲王

第411章 总得争一个来历

王信和任道长面圣之后,圣上给任道长也封了真人。年后就带人启程去西域找那橡胶草和会提炼橡胶的人才。

给王信升了二品的尚书位,年后就接手工部尚书的位置。

户部尚书的致仕文书圣上也批了,提拔了户部左侍郎为新的尚书。

圣上还好心的给工部和户部两位老尚书加封了一品光禄大夫头衔。许可二人去国子监教书育人。

二人开心的谢恩,高高兴兴的去国子监教书去了。

王信走马上任成为工部新领导,他也搬到了工部那间最大的办公房。

之后就没有之后了。

以前工部大多数事务也是他来管,如今也是他来管,所以工部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动。

工部侍郎的位置圣上也提拔了自己的亲信,并嘱咐他好好在王信手下做事,切不可对于王信的指令阳奉阴违,坏了朝中大事。

新任的工部侍郎梁大人很是良好的接受了任命,他能升到三品已经是天大的喜事。

至于担心他会和王大人别苗头,可太高看他了。

这满朝文武谁不知道,王信王大人乃是老圣上和当今的心头宝,是老圣上的私生子,他哪里敢去和大人夺权争锋。

权利的过度非常平稳,朝中一片祥和。

圣上是天上紫薇大帝下凡历劫,王信乃是特意下凡辅助的流言,也如同一阵风一般席卷京城并向全国各地扩散。

老圣上也听说了这个流言,他有点不服气。

明明王信的探花是他点的,王信的字也是他起的,怎么就变成特意下凡来辅佐承佑的了?

就算是紫薇星君下凡,也该是他才对。

不过他还是有点隐隐的念头,当年王信出生之后,承佑也是用了相同的药方子才出生,说一句承佑是王信带来的也不为过。

所以民间的说法没准还真的有一定的道理。

只是可惜他在位的时候,怎么就没人看出来他是天上的什么人下凡呢?这不合逻辑啊。

要不他也找道长来给他看看,看看他是不是天上的什么人下凡历劫。

老圣上是一个行动派,他特意宣了清虚观的张道长来宫中讲解道法。

张老道也算是一个传奇人物。

他年幼之时就替贾国公出家修道,这些年也算是道门中的佼佼者。

面对老圣上的宣召,岂能拒绝。

奈何进宫之后,老圣上并不认真听他讲解道法,而是问:“真人可能看出朕上一世?”

张老道有点懵,老圣上这是什么意思?

他只能含糊的回答:“圣上乃是天子,自然是真龙天子下凡。”

圣上有些失望,他当然知道他们天子都被说成是真龙天子,可是他想到他儿子被说成是紫薇大帝下凡他就觉得不公平。

凭什么他这当老子的不如儿子。

他也不暗示了,直接明示说:“朕前阵子听人说圣上是那什么紫薇大帝转生,怎么朕就是真龙天子呢?”

张老道明白了,这是想要他牵强附会一下子,看看他和天上的哪一位帝君对上,增加自己的地位,绝对不能比他儿子地位低了。

这天子父子最爱攀比别苗头,当初这老圣上他爹和他斗了一辈子,难道历史要重演?

看这老圣上当初也是撒手万事不管,这才几年啊,就反悔了,要夺权?

不得不说,常年和皇室打交道,张老道的政治觉悟比较高,想的也比较多。

只是他还真的误会了上皇,他纯粹就是觉得自己不能在名声上输给自己儿子,所以这才特意找来老道想要碰瓷天上的神仙。

张老道反应也快笑着说道:“圣上,贫道要僭越了,需直视您的容颜,才能看出您的来历。”

老圣上心中开心,真上道啊,看就看呗。

“无妨,真人尽管看。”

张老道不但大胆的看了半晌,还围着老圣上转悠了半天,那姿态做得足足的。

最终老圣上都怀疑自己真的是有来历的人物了。

“道长可看出来,朕可有什么来历?”

“圣上,贫道观您五官,双眼有神,眉毛粗长福寿高,鼻骨高挺通天府。圣上您这面相和浑身的气度乃是天上御及寰宇,统帅六界的玉帝下凡历练。”

老圣上...这么大的来历?他有点不敢接怎么办。

“那玉帝事务繁忙,还有时间要下界历练?”

老圣上实在不敢碰这位啊,着急的问道。

张老道不慌不忙的说:“玉帝虽然是事务繁忙,可是却也要历三千劫难。只是他和别的神仙不同,只需要分身历劫就成,既不耽搁事务,也能体会下届风情民生,实在是万全之法。”

老圣上开心了,这个可以,他就说这老道有两把刷子,看看,这不就给他找了一个极大的来历。

好,实在是好,该赏。

张老道默默的来,带着一堆赏赐大摇大摆的回去了。

还没等圣上搞明白他爹到底要做什么,结果新的传言出来了。

“知道吗,咱们的老圣上乃是天上的玉帝一缕分身投胎历练,怪不得他在位之时那般的丰功伟绩。”

“前几天不还说圣上是紫薇大帝下凡吗,这怎么又变了。”

“没变啊,前几天是说现在的圣上,如今说的是圣上的爹。”

“这样啊,爹是玉帝下凡,儿子是紫薇大帝,这父子俩都是神仙啊。”

“这和圣上父子比起来,王大人来历还真不够看。”

听说了这个流言的圣上......

他爹这也太脸大了,自己刚被传了两句,他就给自己找了一个更高的来历。

这样子好吗?会不会被民间说他们父子脸大,非得往自己脸上贴金。

王信也听说了这个流言,他有些无语,这父子俩在玩什么?

儿子是紫薇大帝,爹是玉帝,你们一家子都是天上的神仙。

那神仙是有多无聊才扎堆往你们家投胎。

图什么啊?

可是这个流言就以很快的速度传遍大江南北。

在王信看来很是奇葩的传言,居然很多人都深信不疑。

上皇得意洋洋,哼,谁还不会给自己争一个出身啊。

这辈子他爹,他儿子都别想争过他。

时间很快就来到年后,家中只有王信一家三口,太过于冷清了一些。

王信开始盼望着他爹娘和他两个儿子回家。

就在他的期盼中,小儿子成功进学的消息也传来了,可是他爹和他娘已经带着两个孩子在金陵住了两年。

为着孙子,王成把官职都辞了,在他看来,天大地大他孙子的事情最大,可不能耽误两个孩子。

就这样到九月底十月初,王成和张氏才带着两个孩子回京。

这期间王静家的虎头也成功进学。

他自觉自己最大,可是却和二表弟一个小童一起进学,真是令人汗颜。

王静两口子却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