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做生不如作熟
小
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梁羽生小说]
他跟着程永进下去,刚好遇见于大东上来。于大东身后跟着几个人,都靠边站在楼梯上乖乖朝程永进打招呼:“叔。”
程永进点头:“来了。”
于大东指着胡广才问程永进:“这是......”
其实他认识胡广才,毕竟程时搬到纺织厂的厂房时,胡广才还来过。
他只是想不到,胡广才脸皮这么厚,跑了还好意思回来。
程永进:“没什么,一个不成器的徒弟又回来了,还是得自己教。”
胡广才红了脸忙低头跟着于大东走了。
于大东进程时办公室:“胡广才当初那样对你,你还收他?就不怕他把你的技术都学走,然后去别的厂?”
程时:“你想想,他要这么容易能学走,机械厂还能亏损成那样?再说,他是我师父,既然来找我,我总要给他安排个工作。他可能没办法维修和研发,但是加工零件肯定没问题。正好零件加工那边,现在除了我爸,基本都是刚进来不到一年的新人,也缺熟手。”
关键还懂管理,年纪也不算很大,以后管个车间肯定可以。
于大东想了想,坐下说:“那倒也是。”
程时挑眉:“你来干嘛?”
于大东:“带几个人来,以后他们要分别负责新项目的土建,园林什么的。你给他们讲讲。顺便把合同签了。”
这几个人,程时认识,都是之前修建化工厂职工住宅时的工头。
做熟不做生。
这么大项目,自然是选合作过的,知根知底的人比较好。
程时:“我也没什么特别的要说。只有一句丑话说在前面,就是不管哪个工种,都要保证质量,不能只追求速度。如果质量有问题,验收通不过,不管是谁,我都会要求返工的。到时候就算是东哥来求情也没有用。”
他是甲方,这个恶人,还是他来做比较好。也顺便断了他们打感情牌的路子。
于大东跟他们低头不见抬头见,不能把关系搞僵了。
那几个人忙纷纷表态:“程总放心,东哥的项目,我们不敢马虎。”
“是的,是的。”
程时微笑点头:“好的,谢谢各位的配合。我也给大家吃个定心丸。只要工程质量做得好,我绝对不会为难大家,按时给工程款。”
那些人:“程总,我们肯定信得过了。”
“有程总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程时:“那就祝我们合作愉快了。”
签完合同,他们就告辞了。
从“时运机电”出来的时候,互相感叹:“程时看着年纪轻轻又帅气,却比于大东要可怕多了。”
“那是,于大东的可怕是外在的,能看得见的。程时的可怕却是各方面的碾压。”
“好好干吧。这小子风头太盛,以后不知道还能弄到什么大项目。”
-----
胡广才到车间里一看,以前自己手底下的员工刘光荣都已经成了厂长了,小痞子于大东都是好几个公司的老板了,挫败感越发强。
他成天就埋头干活,也不跟人说话,中午去食堂吃饭都不敢抬头。
程永进看了几天,终于忍不住了,说:“给我把头抬起来。你才多大年纪,正是壮年,这么点小挫折就受不了了?谁走路没摔过跟斗,谁没掉过坑?摔倒了爬起来,继续走不就完了吗。程时最难的时候,比你现在难多了,我也没见他像你这样垂头丧气的。”
胡广才:“我总觉得是我自己以前没积德,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程永进说:“你会这么想,说明你还是有良心。觉得自己以前做得不对,那以后就多积德,多做好事。事都过了,后悔有什么用?再说你又没有伤天害理,谋财害命,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给我挺起胸膛来做人。你这样垂头丧气的,别人还以为我为难你。就连我的脸上都无光。”
胡广才:“知道了。”
程永进放缓了语气:“万事开头难。我不怕你笨就怕你懒。你刚进厂的时候,才十八岁,除了一身力气,连扳手和起子都分不清,还不照样学会了用数控机床。现在这个是新技术,你学起来肯定要花点时间。首先你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才能学好。慢就慢一点,又没人催你。”
胡广才红了眼眶:“师父......”
程时有时候也会在吃晚饭的时候问问程永进,胡广才适应得怎么样。
程永进总是哼一声:“技术没问题,就是这么折腾一下,把之前的狼性都打没了。”
胡广才刚进机械厂的时候,每天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拿第一,怎么升职。
现在就是苟着。
让他这个做师傅的有点恨铁不成钢。
程时知道父亲的感受,毕竟父亲以前对他也是这样的,便说:“慢慢来。”
今天卢再雪下班后来找程时,还带来了港城的干货和南方水果。
自从港城一战之后,她一直在忙着研发公司的新产品,也没时间来找程时。
程时等她坐下后问:“是遇见了什么难题了吗?”
卢再雪叹气:“还是时哥了解我。我最近在搞三坐标测量机,在探针这里卡住了。”
中国于70年代就开始研发和生产三坐标测量机。但是高精三坐标测量机的测头、光栅尺等关键部件几乎全靠进口。进口精密计量型测量机能达到0.5微米以内的检测精度,而国产设备最高仅能达到0.9微米。
探针是三坐标测量机的关键部件,用于接触被测物体表面,获取其坐标数据,也是决定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测针按照检测目标的大小,也有不同的尺寸。
最小可以到0.2毫米,用于微小的特征,比如电子元件引脚、精密模具沟槽。
中型的为1到5毫米,是通用型尺寸。覆盖多数工业测量场景,如汽车零部件的孔位检测。
最大的为5到12毫米。适用于大尺寸工件或粗糙表面,可降低表面粗糙度对测量的影响。
卢再雪不是不相信程时的本事。
只是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极限的。
她觉得这个探针的尺寸哪怕是放眼全球也没有几个公司能做出来。
程时再强,也是刚起步,多半是解决不了。
她不想为难程时,所以在这里卡了这么久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