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改良民生

《归家》

远归虽寂寞,犹有旧林峦。

苍竹迎风瘦,寒梅映雪残。

柴门闻犬吠,稚子笑颜欢。

最喜高堂健,兄长共倚栏。

《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今日不能忘。

《农家望晴》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村居》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待得寒鸦两两归。

《题农父庐舍》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劳歌》

人家牛马系高木,

惟恐牛躯犯炎酷。

天工作民良久艰,

谁知不如牛马福。

一首首诗皆是一路上叶昭切身感受,从归家到挚友相逢,再到有关最底层百姓们真实的辛酸生活,直白醒目地揭露了民生之疾苦,亦是无声而有力地控诉如今这个世道的不公!

一时天下为之哗然。

叶昭一路上走走停停,亲眼看到的,写了出来。

叶昭用机关术改良农具。

太安帝得知龙颜大悦,甚至当众声称道:“有此佳媳,后继有人,天下之幸。”

时隔半年,叶昭再度踏入天启城。这城中的一切,既熟悉又似有些不同,而今日,她将在这平清殿中,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平清殿内,气氛庄严肃穆。太安帝高坐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殿下众人。此时,叶昭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步入殿中,行礼参拜。

太安帝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开口说道:“太子妃,此次你改良农具之举,实乃大功一件。各地官员皆有奏报,言及新播种方式,新农具于农耕之事大有裨益,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之耗,且使得田亩收成增了不少。”

叶昭赶忙躬身谦逊回应:“陛下谬赞,臣女实不敢居功。此番播种方式和农具得以改良,皆是仰赖陛下之仁德,体恤百姓疾苦,关怀天下苍生。再者,亦是百姓们辛勤努力耕耘,方能发挥出效用。臣女不过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太安帝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抹赞许:“有功之人,自然该赏。叶昭,你此番劳苦功高,可有什么心愿,朕定当满足于你。”

叶昭沉思片刻,再次恭敬行礼道:“陛下,臣女蒙陛下诸多关照,在这天启城中一切皆好,本不敢再求赏赐。然臣女一路走来,所见所闻,皆系民生之事。如今播种和农具虽已改良,人力物力得以节省,然田地之况却令人忧心。大多良田皆被贵族豪强所占,百姓手中所得田土,多是土质贫瘠之地。若想让贵族豪强让出土地,恐怕困难重重。故而,臣女斗胆进言,可否准许百姓开垦荒地,如此,或能增加些许收成,亦可解百姓当下之困。”

太安帝听闻此言,微微皱眉沉思良久,而后缓缓说道:“嗯,你所言之事,实则关乎天下苍生命脉,乃是造福百姓之举措,确为好事。朕准了。只是此事涉及甚广,具体事宜还需户部精心筹划、妥善办理。”

叶昭心中一喜,连忙叩首谢恩:“陛下圣明,臣女替天下百姓谢过陛下。”

太安帝微微摆手,说道:“你一路舟车劳顿,甚是辛苦。此刻且先回东宫好好休息,莫要累着了自己。”

叶昭领命,缓缓退下,那身影在平清殿的光影中,显得格外坚定。

叶昭缓缓步出平清殿,阳光洒在她身上,却并未驱散这一路归来的疲惫。她微微抬头,舒展了一下紧绷的身形,正准备前往东宫歇息。

就在此时,一道身影自前方缓缓而来。来人一袭华服,身姿挺拔,气质不凡,正是琅琊王萧若风。

萧若风的目光,自叶昭出现的那一刻起,便再未移开。今日,是他第一次如此直面自己心上之人。此前,那一份藏在心底的情愫,或许还夹杂着些许朦胧与不确定,可在这一瞬间,当叶昭真切地站在眼前时,他只觉心中那股情感愈发浓烈,更加笃定,眼前之人,便是自己朝思暮想、魂牵梦绕的那个她。

萧若风微微躬身,行礼道:“若风见过太子妃殿下。”声音低沉而沉稳,却又难掩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叶昭看着眼前的萧若风,脑海中一时有些恍惚。她着实不记得何时曾与这位琅琊王有过交集,但“琅琊王”这个名字,却是如雷贯耳。当下,她微微行礼,浅笑着说道:“琅琊王殿下万安。”

萧若风目光柔和,关切地问道:“太子妃离开天启已有半年了,不知叶将军可还安好?”话语间,那一丝牵挂之意若有若无地流露出来。

叶昭微微颔首,答道:“家父一切都好,多谢琅琊王挂念。”

萧若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抹赞许之色,说道:“太子妃一路改良播种和农具,若风佩服。此举惠及天下百姓,实乃大功德之事。”

叶昭赶忙谦逊回应:“本宫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比不得琅琊王平定匪患,劳苦功高。琅琊王为护一方安宁,亲冒矢石,其功绩有目共睹,令人钦佩。”

萧若风连忙摆手,笑道:“太子妃自谦了。”

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吹起叶昭鬓边几缕发丝。叶昭微微侧身,避开这风,而后说道:“琅琊王还要去见陛下吧,本宫一路舟车劳顿,确实有些疲乏了,便先回宫歇息了。”

萧若风听闻,忙道:“是,太子妃一路辛苦,应当好好歇息。恭送太子妃。”说罢,恭敬地行了一礼。

叶昭微微点头,转身缓缓离去。那背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优雅从容。

萧若风静静地站在原地,目光久久追随着叶昭离去的方向,直至那身影消失在宫墙拐角之处,仍久久未收回视线。

与此同时,百晓堂秋水榜新开榜单,引得众人瞩目。而榜首之上,赫然写着:秋水榜榜首,叶昭,北离太子妃,天下第一美人,此榜一出,更是在这天启城中掀起了一阵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