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想法有点多

傍晚,众女回到家里,发现赵星河躲在后花园,不知道在研究什么东西。

南孙拦住她们去打扰赵星河,向她们解释了一下赵星河的新研究。

顿时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

修仙与科技相结合,这想法是不是太大胆了?

毕竟,在她们的观念里,修仙和科技,完全就是两条相悖的线。

现在,赵星河却想将凡人科技融入进修仙炼气之中。

这个脑洞,是不是开太大了?

孙萌萌问道:“南孙,这个难度会不会太大了,老公不会钻牛角尖吧?”

虽然赵星河把一品飞剑的炼制送上了生产流水线,也算是修仙与科技的初步结合。

可两者的难度,完全无法同日而语。

这个构想的前景很好,就怕赵星河陷入进去,无法自拔,那才是祸事。

南孙道:“放心吧,他有分寸的。”

她之前跟赵星河聊过,从聊天的内容中,她发现赵星河并不是在痴心妄想。

而是脑子里已经有了一系列的计划。

第一,可控核聚变的装置实现,对于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他花上几天时间,就可以搞定。

真正的难点在于,把这个装置缩小,甚至是改变各种形态。

而且还不能影响功能,甚至是能源供给。

这才是真正的难点。

要不然如果体型缩小,但是能源供给也大幅的缩减,那意义何在?

赵星河想要实现的,是第二丹田,是无穷能源。

而不是一个空头噱头。

接下来的两天,赵星河都在忙着这件事情。

以至于南熙都有点意见,说爸爸不喜欢她了。

赵星河只得暂时放下这事,然后带着南熙又出去玩了一圈。

他带着南熙,御剑飞行,让南熙领略了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虽然南熙在游乐园里面已经用4d体验过,但是那毕竟是虚拟的,哪有现实体验感来得真实。

南熙被赵星河抱在怀里,看着不断往后面掠过的景色,哇哇大叫。

赵星河相信,这样的体验多来几次,以后南熙在练习御剑飞行的时候,就不会再害怕高空飞行这事了。

各种知名,却又不能乱写的景区在脚下划过。

甚至于,在其中穿行。

这种刺激感,比4d强十倍。

再次回到魔都的时候,南熙累着了,一路尖叫,出了一身汗。

南孙想要带她去洗澡,不过被文静给接手了。

南孙也没有争,而是对赵星河道:“你那个想法有头绪了吗?”

赵星河道:“司总工他们要的托卡马克装置没有问题,其余的,还在构想。”

南孙道:“那你为什么不先将托卡马克装置给制作出来呢?”

“或许在制作的过程中,还可以给你提供灵感。”

赵星河眼前一亮,双手托着南孙的脸,在她嘴唇上啄了一下,道:“南孙,你提醒我了,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南孙打开赵星河的手,然后左右看了看,亲热可以,但是不能给人当猴看。

好在,月嫂,还有其他几女都在做自己的事。

要不然她真的要社死了。

当然了,如果是换成孙萌萌,就没有这样的顾虑。

她的第一反应,肯定不是把赵星河给推开,而是直接抱住,然后继续啃。

只能说,性格不同,应对问题的方式也完全不一样。

南孙的内敛温婉,孙萌萌的热情奔放。

只能说,这两个性格迥然不同的女生,能够成为好闺蜜,确实很神奇。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性格互补?

赵星河回到后院,开始琢磨起了怎么炼制第一台托卡马克装置。

事实上,有了实物对照,赵星河炼制这个装置完全没有难度。

即便炼制一台完整体的装置出来也不是问题。

不过考虑到后面要搬迁安装的问题,所以赵星河还是遵循零部件的方式。

至于安装,要不然还是让司总工他们去解决吧。

到时候把零部件都带到研究所去。

后面的迷你型反应堆,倒是可以采取一体式炼制方法,只要留出一个补充原料的口子就行。

迷你反应堆,装原料的容器容量肯定不大。

如果想要放大,那就得利用炼制空间法宝的技术。

只是炼制空间法宝,那是需要特定材料的。

这种材料,赵星河也不多。

也不知道能不能满足量大管饱的计划。

他原来的打算,最起码自己的亲人要人手一个。

还得用血炼的方式绑定。

彻底的将迷你核聚变反应堆变成一件提供“法力”的法宝。

不能直接提取里面的能源使用的,那就用与法宝或者飞剑相结合的方式。

当然了,如果是飞剑融合一个,防御法宝融合一个,然后攻击法宝融合一个,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样一来,那就是人手最起码都得三个。

这对空间材料的需求量大增啊!

解决了原料储存空间的问题。

还得解决给法宝供给能源的问题。

修仙者的法宝,消耗的,都是修仙者的法力。

而核聚变反应堆提供的能源,不知道能不能直接转化成法力。

所以他还要考虑,是不是要结合阵法与禁制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边想着,赵星河的手里也没有停下,一个个手上马克装置的零部件从他的手里成型。

最后都被他给扔进了空间戒指里面。

零部件太多,这后院可放不下。

反正到时候也要收进空间戒指,然后带到研究所那边去安装。

重要的是,他不会忘记已经炼制好哪些部件,不看也不会漏掉,或者重复炼制同一个部件。

就是不知道,他这有些改动的部件,研究所那帮人能不能顺利的组装完成。

应该…可以吧?

毕竟,他做的改变也不是很大。

主要是为了满足三大因素合一而做出的改变。

想来,那些专业的科研人员,不至于安装不起来。

经过一天的奋战,赵星河终于完成了所有的零部件的制作。

如果让司总工他们知道,肯定要惊掉下巴。

一个完整的托卡马克装置,六万多个零部件,就算分成多个国家一起生产,没有几个月也不可能成功。

如果是一个国家来生产,那时间肯定要用年来计算。

而赵星河,一天就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