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你们就是一群土匪
是的,第一个被带来的市级领导,就是正法围书计徐志先。
先是严林他们把一干市局的领导给供了出来。
然后这群市局领导就把徐志先给供了出来,而且还是证据确凿。
洛东明和崔保民甚至都没有开口,只是给了绿岛市党政主官一个眼神,他们就向老纪下达了抓人命令。
他们的心,不就全凉了,但是也凉了一半。
现在,已经停不下来了。
他们也要完蛋了。
作为绿岛市的主官,他们怎么可能置身事外呢?
这些年,为了让绿岛的经济发展,他们对王刚可以说是有求必应。
甚至一些违反原则性的事情,他们也会打招呼,让下面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违法的事情,他们绝对不会去打招呼。
但是有句话说的好,领导已经开了头,那么下面的人就会多面开花。
下面的工作人员知道领导对王刚另眼相看,帮王刚办起事来,那胆子就无限放大。
所以,在绿岛发生的,关于王有父子所有的违法犯罪的事情,都可以算到他们的头上。
就算与他们没有直接关系,他们也要负领导责任。
逃都逃不掉。
他们现在就想着,多配合一点,看后面能不能判得轻一点。
至于逃跑,他们已经不指望了。
现在整个绿岛市都已经选择性的戒严了。
什么叫选择性的戒严?
就是老百姓不受影响,但是官方人员,特别是有领导职务的,都已经在警方的严密监控之下了。
手机和车牌,都被监控还有火车站,机场都接到了命令,配合行动。
省府两位大佬亲自坐镇,整个东山没有人敢跳反。
现在还只是工安和老纪在行动,一旦把这两位大佬给惹毛了,让他们觉得事情有失控的风险,他们会第一时间出动武警。
那事情就更大条了。
到了那时候,就是罪加一等。
他们作为领导干部,太清楚这里面的道道了,这个时候跟组织对着干,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因为已经没有了翻盘的可能。
任何事情,只有认真和不认真之说,没有成功不成功之说。
只要是组织上想干的事,天大的事都可能干成。
所以他们非常的乖巧,领导叫做什么就做什么,然后就是不断的承担责任。
表示属地出了这样的事情,都是他们的领导责任。
洛东明和崔保民都没有表态,这两个家伙要不要拿下,还要看后续事态的发展。
而且他们还要时刻注意赵星河的态度变化。
只是赵星河的脸上,一直都是一副淡然,嘴角微微含笑,那是嘲笑的意思。
可是他们能说什么呢?
这确实是他们的工作没到位
都说领导一个忽略,下面可能就烂掉一片,这话真是没说错。
他们也有派巡查组和督查组来绿岛,可是每次带回去的报告,都是绿岛市很好,环境保护得很好,经济发展很好,老百姓安居乐业。
当然,他们做为领导,也知道这报告里面有水份。
但是也没想过会水成这样啊!
所以,巡查组和督查组也被拉下了水?洛东明越想越觉得脑壳疼。
真要这样查下去,整个东山都会翻个底掉。
所以事情只能止步于绿岛。
要不然影响就太坏了。
到时候他们都有可能被中枢问责。
可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取得赵星河的同意。
只是看这位赵董的样子,不像那么好说话的啊!
一时间,两位东山的主官都有些惆怅,不断的用眼神交换着意见。
也是难为他们了。
徐志先被工安的人架着,前面是两个老纪的人带队,然后进入了大会议室。
徐志先气坏了,你们老纪就是这么办事的吗?
这简直就是在蔑视组织程序!
带着工安上门抓人就算了,不带去老纪的专门办案地,居然来柿围大楼,这是要干什么?
让他徐志先公开处刑吗?
他嘴里不断的威胁着,一定要让他们好看。
只是等他被带进了大会议室,看到了会议室里的洛东明和崔保民时,愤怒的声音戛然而止。
然后,他又看到了如同鹌鹑一样乖巧的坐在两位省级大佬后面的柿围书计和柿长,更是浑身一软,身体完全瘫在两名工安的身上。
完了!
他知道,他彻底的完了。
两名工安可不会客气,之前他们就被徐志先折腾得不轻,让他们出了不少汗。
现在,终究不折腾了?
他们直接将徐志先扔到了一边早就准备好的审讯椅上。就在这大会议室里,当着这么多“观众”的面,直接来个公开处刑。
没办法,谁让赵董要看热闹呢。
他们不就得往热闹方面整嘛。
其实关于这一点,是有人提出了质疑的。
比如绿岛市纪围书计纪刚就提出这不符合组织秩序,太儿戏了。
只是现场不仅有柿围书计和柿长背书,还有省围书计和省长背书,他还能说什么?
有时候,领导的意志就是组织秩序。
如果连这点都不明白,那他还当什么官。
所以他也只能将这柿围大楼的大会议室当成了他们的临时战场。
在这里,他们的人搭建了一个又一个临时的审讯场地。
而且还是没有任何遮挡的。
百分百公开处刑。
因为他们手里掌握的证据,已经足够零口供给他们判刑了。
把他们都带过来再审一遍,不过是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戴罪立功”,“减轻罪责”而已。
纪刚坐到徐志先的对面,旁边是记录的工作人员,这场审讯,他亲自下场。
“徐志先,情况你都看到了,对抗是没用的,我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
“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我党的政策向来都是惩前毖后,戴罪立功。”
徐志先嘴角抽动。
今天晚上之前,他还是跟纪刚同级别的同事,几个小时后,他们就成了兵匪不两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