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很不正经,但非常高效!
第350章 很不正经,但非常高效!
“.”
宗延的态度让赵泽眼神抽搐。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学生,突发奇想玩突破只会让老师大嘴巴子抽到清醒。
但如果是制作人,那就没事了。
虽然到了现在,哪怕是赵泽玩点活,宗延也不会觉得不好,不过,短时间内,很难从学生的视角转移出来,这和成名与否当真无关。
就仿佛成年后步入工作,再抽烟都很可能心虚的躲着父母。
等哪天父亲扔给自己一根烟,哪怕打火机放冰箱里都会觉得颤颤巍巍的烫手,胆战心惊。
毕竟,再有成就也很难淡化老爹曾经皮带抽自己的回忆。
“阿泽,好好配合。”
宗延教授的一句话让赵泽绷直身体,小伙直接立正了。
“收到。”
“噗。”
收到这两个字属实让李灿笑出声来,总觉得这两个字后面应该加一个ok的表情符号,或是大拇指.jpg。
“休息一下吧,明天正式开启《梁祝》的训练。”
李灿将工作程序安排下去,便静待第二天。
第二天一早,维也纳爱乐乐团早早的便在金色大厅排练厅里等待完毕。
经过这些天的认识,李灿早已和众位乐手十分熟悉。
三德子的地狱笑话居功甚伟。
“嘿!李先生,今天给我们准备了什么笑话”
小号首席詹姆斯挥舞着小手,引起众人一阵轻笑。
“注意低头,别被长号戳脑袋。”
李灿撇了撇嘴。
这边的站位会让长号在小号后面,单簧管演奏家逃过一劫,但小号手危险了起来。
“戳到的话尽量忍着,要是喊出声破坏排练,你就和中提琴坐一桌吧。”
“”
在爆笑声中,中提琴乐手们无辜的抬起脑袋。
他吗的,什么笑话都可以黑中提琴是吧
“看什么,你们中提琴要是音准不一样,我就把你们打死到只剩一位。”
“哈哈哈哈!”
中提琴乐手们脸色一黑,这代表着乐团的欢乐时光正在开始。
“行了,不闹了,咱们来开始,首先,我要给大家拆解一下注意事项.”
笑声过后。
李灿也挥了挥手,进入整题。
开开玩笑可以,但耽误正事是绝对不存在的。
只是一声令下,全部乐手准备完毕,静待李灿下一步指示。
《梁祝》的注意事项与细节非常之多。
非要形容的话,那就是“拼多多,拼好曲。”
本身故事便是来源于越剧,而在《梁祝》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中,越剧的旋律,节奏,和声特点十分明显,并且带有一部分京剧与黄梅戏的细节变化。
可其表达手法上是完全古典的,纯西洋乐器。
这就涉及到音色与情感色彩的模拟。
这不仅对主音小提琴手要求严格。
若说难度,那真没什么难度,在演奏领域里几乎可以说是有手就行,如果是从小学琴,天赋稍好即可在八九岁达到乐曲难度的基础需求。
但如果想要演奏的好。
那难度可就上天了。
丝丝入扣的细腻在乐曲中表现的极为明显,“能演奏”与“演奏好”的差距在《梁祝》这首乐曲中被无限放大。
至于音乐情感表达的能量。
只有两个字。
“奔放”。
和无数人心里所想,代表夏国艺术的委婉,实则完全没有,整个曲子在情感处理的表达上无比奔放,甚至必浪漫主义还要浪漫。
与常规处理截然不同,夏国感情的委婉完全隐藏在细腻的技巧之下,通过奔放的表演来呈现。
如何在奔放的情感表演之下,依然能带出这种富有东方美学质感的委婉与细腻,这是最为考验演出效果的一点。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难度并不高,李灿也没有选择好兄弟赵泽的原因。
年纪。
真想演绎出能让所有年龄段的观众都有感触的感染力,年龄绝对不能小,小于三十岁,很容易奔放过头而细腻不足,大于五十岁,很容易细腻无比,足够沉稳,但却激情略差。
宗延教授四十多岁,刚好处于一个最良好心态的时间点上。
正如那句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想打破这一点,需要极其强悍的基本功,起步达到大师的水准才足够。
“好,接下来便是细节结构,我们开始。”
李灿抬起指挥棒,进入工作状态。
对指挥家而言。
舞台上的表演,其实仅仅只是工作汇报而已。
真正的工作,是在表演前舞台下的大量内容。
而工作的内容,几乎汇聚了音乐学院全部学科的知识,细节更是要凝聚在每一件乐器最细微的色彩变化之上,非顶级大佬不能驾驭,若追求自如的精深境界更是难如登天。
此时,乐手坐直,顾问立正。
“开场,贝斯低音拉弦,要弱,鼓要敲鼓边,不要太大的震动,中提琴与小提琴的跟进要注意渐强,拉长渐强线,但最终的强弱力度仍然要控制的偏弱一些。”
“弦乐的跟进建立在竖琴的单音基础上,竖琴记得,这里的音量一定不要强。”
“留给长笛发挥空间。”
李灿的目光直接盯在长笛首席的身上。
长笛首席严肃的点点头,握紧手中18k玫瑰金的管子。
“长笛十分关键,整个开场,我要一种天亮的感觉,长笛华彩十分长,轻盈,跳跃,模拟鸟鸣,春天的清晨什么样你就吹什么样,你现在来试一试。”
伴随着李灿欢乐单抽。
乐手们的麻瓜时间开始了。
这些内容对乐手们来说并不是很难。
但在表达上,李灿的态度一丝不苟,钻研到十分细致的层次。
华彩。
顾名思义,华丽的色彩。
乐器在华彩段落里,“秀”是肯定会“秀”的,难度较高,非常引人注目,演奏上也更加自由。
但在《梁祝》中,截然不同。
几乎全部都是具有差异性的处理方式。
“太华丽了,我不需要这么华丽的表达,我不想在你的长笛华彩里听到任何关于才华的信息。”
“生命力,华彩段落是否具备生命力,决定了整首作品的质量。”
说到这里。
李灿顿了顿。
扫视了一圈所有的乐手后,缓缓说出了整部作品的基本演奏心态。
“音乐不是用来炫耀才华的,是用来改变生命的。”
李灿的话不仅让长笛首席微微一怔。
其他众位乐手也同样陷入了深思。
监督排练的哈迪更是深吸一口气,品味着这句话。
一句话道尽音乐艺术的终点。
而这种艺术思想的终点,会是这首《梁祝》完美演奏的基础起点。
在说完这句话后。
开篇的演奏马上便富有灵性。
生命力,温暖而又灵动。
顶级指挥与顶级乐团的化学反应十分强烈,真正想步入精髓,并不会很难。
这原本最难以融合的作品,进度反而超出意料的喜人。
李灿并没有十分详细的将每一个音符的时值,音响强度都完全限制,而是以一种看起来不太靠谱的“感觉”为基础,进行排练安排。
但这反而是最为高深的方式。
感觉。
说到底,不过就是一个美学体验,而《梁祝》的排练流程,一切都基于美学表达的本身。
排练不断的推进着,十分喜人。
“欢天喜地,对,这段故事里是将祝英台女扮男装去求学的兴奋感与新鲜感,大家或许感受不深,但代入一下,你上学的时候逃课出去玩,诶有感觉没”
“对的!有点害怕,有点忐忑,但更多的是新奇与兴奋,后面会不会挨揍暂且不提,但此刻绝对是欢喜的!”
“没逃过课的乖宝宝也不用急,你可以想象成因病请假后,落下课程的忐忑与能好好休息的欣喜结合起来的那种感觉。”
李灿的话让乐手们露出微笑。
看得出来,也没几个是纯纯老实的。
逃课嘛,谁的学生生涯还不完整过呢
大多数学生在步入社会前,或多或少都有点逃课的经历,就算没逃课,是请假的,但类似的感觉其实也差不多,那种心悬半空但还挺愉悦的心里也或多或少有所代入。
至于为什么这样解释
很简单。
西方的乐手未必能十分了解东方古代的文化背景,非要硬输出硬植入那耗费的时间与心力会成倍上升。
排练的时间并没有那么宽裕。
所以,只需要简单叙述逻辑后,以类比进行质感描述即可,没必要死钻牛角尖。
在这之后,通过成型的演练,自然而然的会有着更加深入的直观感受,也正是李灿所言的“矫正”机制。
类似的感觉,普通人都尚且不会歪,何况是这些经过长期训练的乐手
不正经。
但有效。
而且还是非常的有效。
第一遍只是大致走一段流程,进行概括,记笔记,细究尚未开始。
但这第一遍的进行速度以及展示出来的效果却十分的优秀。
不知不觉,便梳理了过半的音乐内容。
“来,宗延教授,你展示一下这个段落的主音小提琴处理。”
宗延按照要求进行示范。
李灿转过头来。
“听到了吗这里使用的是越剧中,哭腔的表达,源自于越剧白蛇传的西湖山水旋律段!”
“来吧,两位老师,给大家整个咳咳,示范一下。”
“刚好,小提琴会大范围模拟二胡,泽子,你拿二胡给两位老师伴奏。”
随着李灿的发话。
赵泽点点头。
在小提琴老师宗延的注视下,拎起二胡便是一顿迅猛输出。
越剧专家的用处开始体现出来。
将表达的细节进行拆解,以本土化的表达质感让西方乐手们最直观的感受一下。
对于后续的排练将会有着巨大的作用。
是的,这一段是唱段。
但西洋管弦乐中,要的是将唱段变为乐段。
对于人声,最高的境界,是乐器化。
而乐器,最高的境界,是人声的歌唱性。
“不止如此。”
“为了能够在丝丝入扣的情绪基底中,表达愁肠百转,辗转反侧的感觉,小提琴使用了同音异弦加滑音的质感。”
李灿手指一划。
跨越民族文化的音乐设计顿时显露无疑,西洋乐与夏国故事,夏国民间乐曲的适配性似乎从未如此同步过。
“小提琴,一个fa的音,先是二弦,转三弦,待变音时,配合着揉弦,以略微滑音的质感走到音准上,这就是一种中文说话的律动。”
乐手们惊叹于李灿这种色彩的处理。
小提琴,二弦是属于中高音的,而三弦则是中低音或是低音。
通过把位的变换,同一个音高是可以在不同的琴弦上进行演奏的,但彼此的色彩会完全不同。
三弦要比二弦更粗,所以,即使是同一个音,在发声中,也会更加浑厚一些。
同音,不同弦,在没有旋律变化的瞬间,产生了极其精妙的色彩变化。
西洋音乐作品中,不是没有这样的处理。
但如此强调,如此明显,甚至连两个异弦同音的强弱都有所变化,这样的情感表述还真不多。
这一刻时空似乎有些逆转。
西洋音乐似乎变的更加理性,而东方乐曲则无比感性。
当排练中暂时产生了一些直观效果后,哈迪有些坐不住了。
一首乐曲,在情感上的表达到底有多么炽烈,对于音乐家而言,只需要看一看这色彩变化与处理是如何做的,基本就能洞知一二。
待略微出现一点直观感受后,哈迪更是确信。
这曲子,劲儿有点大!
一波三折,令人内心忽上忽下。
这是完全戏剧化的处理方式!
整个乐器所透露出的想象力难以用语言来叙述。
并非奏鸣,并非协奏,并非越剧,并非模仿。
拼接与桥接光明正大,整体质感浑然一体。
透露出一种强悍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像极了功力深厚的高手融合了九阴九阳这种截然不同的功法,原地创造出超越武侠的修仙套路一般。
宗延的感触最深。
一开始,宗延对夏国音乐的发展还略有担忧。
可随着接手乐曲后,这样的担忧感越来越少。
待到现在,和维爱在李灿的指挥下进行排练,表达出的质感早已让宗延不知道什么叫“担忧”。
东西方音乐艺术最令人惊艳的融合,非“梁祝”莫属!
宗延甚至觉得自己可以直接开香槟。
已经是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