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见上帝之前先见李灿。
第342章 见上帝之前先见李灿。
“要不先吃饭吧,哥,吃完再去喝点”
翻译小声问起李灿。
外表看不出来什么,但实际上,内心已经变成了复读机。
【球球你了球球你球球球.】
“也行,那咱们一起。”
李灿笑呵呵的点点头,便看哈迪伸出手示意方向,沃顿心领神会的对着后续队伍中的一员挥了挥手后,便有一名成员消失在大队伍中。
与此同时,另一头,帝国酒店的看家厨师长正在严阵以待,带着班底为今晚的接风宴做着准备。
维也纳香肠,维也纳炖牛肉,烤猪肉,kaiserscharrn,tafelspitz。
标志性的地标美食外,也因害怕不合李灿口味,提前准备好了一系列的中餐。
虽然尚未制作,但能看得出来,另一组临时高薪聘请的中餐厨师正在就绪,从其夏国长相以及对经典菜刀娴熟的运用上来看,就能知道。
地道。
走进帝国酒店。
排成两排的迎宾大队礼貌问好,豪华的装潢,广阔的用餐环境,让李灿隐约觉得,这可能不只是吃饭的地方,起码除了吃饭外,巨大的场地足够摆放下一整个某大歌舞团。
“这次的合作其实很有难度,是一次真正意义上跨越文化的尝试,并且,时间有些紧,所以,我们可能需要加班。”
李灿成功的做了一个下头男。
刚上饭桌开开心心的,张嘴就是加班的事。
如果让王永昌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怒拍大腿,直呼太他吗对味儿了。
“当然没问题,我的朋友。”
哈迪微笑点点头,当场应下。
合作不是对擂,不存在你赢我输,相反,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事。
一旦李灿+维也纳爱乐之间的合作达不到业内与观众预想中的炸裂,那么,这两方一定会平等的挨骂,产生负面影响。
就在李灿到来之前,哈迪便已经和乐团内的人通过气。
务必拿出最专业的态度与最顶级的水准,虚心学习,仔细研读对方文化与思想,将本次演出圆满完成。
维爱不是普通乐团,这个乐团无比离谱。
哪怕你是个国际级别的顶级乐手,都需要在包括乐团首席在内的26人以上的专业评审团监督下,进行连续两轮的拉幕演出与考核。
两年实习转正,工作三年后才能申请,这一次需要评审们投票,苦熬许久关关过才能成为正式成员。
这期间一丝错误都不允许出。
哪怕是成为正式成员也不例外。
或许,在某次排练或者某次演出中,无意识的错了一个音,就很可能面对失业的风险。
被维爱开除,这是巨大的打击,今后的一辈子可能都难以重回这样的高度,只能降档去其他乐团。
更不用说什么迟到早退不认真了,涉及到职业态度问题的事情往往更加麻烦。
原因也很简单。
维爱是世界三大乐团,这里不缺人才,不缺大师,不缺顶级乐手。
一不小心就会被取代,一不注意就会被优化。
哪怕只是一个看上去没什么竞争的打击乐手,在巨大的演出压力下都有着极高的抑郁比重。
就这种卷的程度。
无论放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是极为炸裂的存在。
只要出现在维爱中,都是踩着无数人的尸体上位的战神。
对本次的合作,金色大厅与维爱重视到什么程度
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以及乐手都需要对中文的短语进行基础的了解。
尤其是乐手。
普通乐手需要将音乐术语相关的中文进行熟悉,首席更是必须要深刻理解中文语境中关于色彩的各种描述词。
哪怕有翻译,但依然进行了这样的要求。
维爱摆出来的态度与配合度远超李灿的想象。
会餐进行,此时是晚上八点。
但维爱的乐手们早已提前做好生物钟调整,全部都提前进入了睡梦中,休养精气神,等待着第二天的检阅与接下来的练习周期。
乐手们的自制力远比想象中要强上许多,平日里的生活在时间安排上就精确到分秒,如此重大的合作事项,睡的更是整整齐齐。
李灿只想去狗子酒吧,但乐团需要注意的事可就多了。
待吃过饭后,李灿在哈迪的陪伴下前往狗子酒吧。
但仅仅只是走了几步路后,李灿蓦然发现。
自己好像比想象中的更有名。
几乎没隔几步路,就会看到有居民对哈迪几人打招呼,挥舞手臂,当看到自己后,更是激动万分,其词汇甚至让什么阵仗都见过的翻译都有点脸红。
“她们说什么”
“.她们说想要当你的架子鼓被你.”
“行了请不要再说了。”
李灿有点头皮发麻。
事实证明,没有什么所谓冷淡肃穆的民族,在精神偶像面前该激动的都得激动。
正如与维也纳合作的过程一般。
什么寄吧文化差异
只要你足够强,你的国家足够强,文化差异这种东西根本没有。
别人会主动适应你的。
“李!你是要来金色大厅演出吗”
“李!我们支持你!”
“窝嗷你!李!”
就在这一路上。
李灿甚至遇到了飚着一口五毛钱中文的粉丝在对自己打招呼。
热情洋溢。
作为西方古典音乐之都。
古典音乐在维也纳的存在感简直爆表。
甚至对于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提李灿或许不认识,提dp乐队可能也不知道,但如果说起《欢乐颂》.
那可太知道了。
维爱可不止一次在金色大厅演出《欢乐颂》,对古典音乐界来说,这就是本年度最为热门的曲目,但凡是任何一个古典音乐的乐迷都知道的不能再知道了。
就连财报上都十分清晰的在“维也纳”这座城市进行了标记。
无论是哪个乐团的版本,《欢乐颂》唱片一经推出,在维也纳本地的销售量当天就能冲上10万份。
看起来似乎很少。
但如果考虑到整个维也纳的人口也就一百七八十万.
当天十万的销量足以说明本地人对古典音乐的狂热痴迷。
“李,这就是我们维也纳的热情。”
哈迪很合适的笑呵呵的开了口。
一边笑一边感慨着路人们的绝妙配合。
这还真不是剧本,但效果十足。
“《欢乐颂》的表演几乎场场爆满,就连一些市民有时候都会自己组织乐器进行娱乐,你在我们这里真的很有名气。”
说着话的功夫,哈迪便带着李灿来到了狗子酒吧的门口。
总算是见到了心心念念的狗子酒吧,这一刻,不止李灿自己感觉人生圆满了,就连翻译似乎都感觉达成了一种白金级别的成就。
【狗子酒吧打卡】
酒吧确实不大。
但正如酒吧名字--“今夜如狗狗一般自由”。
一进门。
哈迪便不复之前接待时的谨慎,神态明显变的更加热情自然,甚至隐约有种想要放飞自我的趋势。
“哦!那不是李吗!”
“嘿!李!看这边!你是要来演出的吗!”
酒吧人不是很多,但在李灿一行人坐好没多久后,便听到旁边有人在挥手呐喊。
是以英语为主体的散装中文。
【逆壕吗沃哏壕,泄泻!】
转过头一看,便看到一个外表看起来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正举起酒杯欢迎自己。
“yes!”
李灿笑呵呵的挥手。
“金色大厅,维也纳爱乐,新年音乐会,要来支持支持我,贡献一张门票吗”
“康忙!李!你可真幽默。”
在中年男子的白眼中,酒吧中顿时响起一片欢笑。
金色大厅的门票,尤其还是新年音乐会。
这他吗谁能抢得到啊。
这可是世界上最难购买的音乐会门票,远超一些所谓国际巨星演唱会的门票购买难度。
新年音乐会门票的购买程度甚至超越演出季的套票。
而演出季的套票早已预约到几乎二十年以后。
熬死过许多大龄乐迷。
以往演出经常会遇到台下有空位的情况,原因便是乐迷去世。
后来,加强了与购票家庭联系的后续服务,去世的乐迷会将位置空出来重新出售。
是真正“踩着别人尸体”来看演唱会。
别说,这甚至让很多乐迷重燃希望,等待时间起码可以缩短十年。
“李,希望在我去见上帝之前,可以在音乐会现场里先见一见你!”
中年人一口闷,开起了自己的地狱玩笑。
顿时引起阵阵笑声。
在抢门票这方面,大家多少都是有点感触的。
顿时就有人开起了玩笑。
“哦,上帝问我死后有什么愿望,我说我想有一张李音乐会的门票,上帝直接让我活了,他说他自己也抢不到。”
“不一定,上帝他老人家可以直接把李带走。”
“开什么玩笑呢,东方不归上帝管。”
“坏了,糟糕的事情,我做好事一辈子,结果在天堂里找不到李。”
“哈哈哈!”
要是平时。
这帮人可不会这么开玩笑。
但正如酒吧名字一般。
得像狗狗一样自由。
如果仍然什么话都不敢说,那这酒岂不是白喝了
“李!我们可以申请用你的作品作为上天堂时的音乐吗”
听到有人这么问。
李灿的抽象之力顿时也开始按捺不住。
“啊这么刺激的我的作品里摇滚可真的很多。”
“哈哈哈!走的不安稳,边摇边滚上天堂!”
“怕的是给摇醒,哈哈哈。”
看着众人,李灿哈哈一笑。
看向最先提起音乐会门票的那位中年人,便开口道。
“不用等见上帝,你今天就可以听到。”
在哈迪惊恐的表情中。
李灿拿着伏特加对瓶吹了一大口。
他吗的,直接下去一截。
然后便笑呵呵的站起身,指向酒吧中心的钢琴。
“老板,这个可以借我用一下吗”
“这是我们的荣幸。”
老板眼中的惊喜那真的是爆设出来的。
“我的上帝!”
店里其他几位客人忍不住惊呼起来。
酒吧服务员简直是太懂了。
都不需要谁强调,柔软的毛巾伴随着温度舒适的温水便一同被端了上来,为李灿调整状态。
“噢噢噢噢!!”
酒店中顿时响彻欢呼声。
其中就属哈迪咋呼的最欢。
这哪里是什么音乐家协会的副会长。
这简直是摇滚协会的副会长。
“李!带给我们什么乐曲”
酒吧老板掏出珍藏摄像机,准备拍摄。
关闭酒吧背景音乐,时刻准备录音。
就在李灿坐在琴凳上后。
整个酒吧瞬间安静,安静到针落可闻的地步。
有的客人轻手轻脚的将桌子上的酒杯挪到最中间,似乎是怕出意外打断演奏。
就连动一动都变的很小心,试图不发出一丝杂音。
“《蓝色多瑙河》”
“噢噢噢!!”
多瑙河,是奥地利的母亲河。
李灿这样的行为,换个角度,就好像是一名国际级别的老外钢琴家,在夏国的酒吧里演奏起黄河主题的音乐作品一般。
只是说个名字,就会引起观众们的全部好感。
钢琴轻轻演奏起来。
哈迪感觉得到,李灿喝的不少,是有点上头的。
钢琴技法无比扎实,但能看得出,因酒意而变的更加放纵,但也正是这样技巧上的放纵,却平添了一丝自由与浪漫的气息。
“噔噔噔噔,噔噔,噔噔.”
随着钢琴音符的倾泻。
观众们眼中惊喜连连。
就连哈迪也是满眼异彩!
甚至直接在内心将李灿打上了“奥地利最好的朋友”这个标签,打算等回去以后,让整个金色大厅更加加重在与夏国文化交流上的比重,更深度的去了解东方艺术。
原因无他,这是一种礼尚往来。
在李灿的演奏中,圆舞曲的经典三拍子表达的有些不一样。
这样的感觉很微妙,在二拍子的时候稍微抢拍一点,让整个音乐的节奏更难控制。
这是因为圆舞曲在跳舞的时候,后撤步往往要比踏步更快一点的原因。
这样的处理在国际上不少见,但并不算很多。
因为
这样的处理,简直是太他吗奥地利了!
这就是奥地利音乐流派中,圆舞曲三拍子的灵魂演绎!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李灿以奥地利灵魂方式进行演绎,是送出去的最好礼物。
交流,合作,人情。
不外乎就是礼尚往来。
因走心的礼物而深受感动的哈迪,已经在琢磨着该如何回礼才能配得上这样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