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广告

张冬飞惊得下巴快要掉到地上。

不是。

那外国人怎么那么听话!

老太婆叫她去试衣间,她就去了。

多娜女士试了衣服出来后,对着镜子照了照,秦老婆子立即拉着多娜伴侣过来,一直在夸。

“漂亮!”

“很美丽!”

“非常非常好看!”

她双手比着大拇指,大力夸赞。

多娜看看侧面,她大肚子没有那么凸了,布料舒服,穿着也舒适。

多娜问丈夫:“你觉得可以进货售卖吗?”

运动时尚在他们国内也已经流行起来,这衣服是华国制造,看着挺不错的。

哈德森背着手绕着自己妻子一圈:“感觉还行。”

塔莉娅适时上前,让哈德森先生也试试。

两夫妻都穿上运动装之后,秦老婆子邀请他们打乒乓球试试看,运动起来也很舒服。

“我实话跟你们说,我们都是不赚钱的,就是想两个国家当朋友而已。”

秦老婆子一脸真诚。

两夫妻半信半疑,但接过乒乓球拍开始打起来。

多娜感觉的确不错,便询问价格。

塔莉娅便拿出方案给他们看:“我们两个国家久违的有合作往来,价格都会以最便宜的价格售卖给你们。”

一套运动装成本花费了足足八块钱,运动装就是看似简单,但若是想要舒适,布料上得下功夫,并且全球运动装都不便宜,陈清出价二十五块。

多娜当即皱眉:“太贵了,我听说你们华国人还会送礼品,你们运动装有什么礼品赠送吗?”

“我们不会有礼品赠送,但如果你们愿意购买,我们会在当地进行广告宣传,那样你们的售卖便不成问题。”

“哦?”

哈德森来了点兴致。

塔莉娅找陈清,陈清拜托电影厂的工作人员播放了广告短片。

当广告投射到屏幕上时,周围展台的人都齐刷刷把视线投过来。

镜头由远到近,缓缓聚焦在胡同里的小女孩身上,她趴在窗口,单纯懵懂的望着许多同龄人玩耍,落寞的将视线转移到电视上。

电视正播放着乒乓球比赛,同样看着电视的,有青年工人,他模仿着电视里的运动员,一次次独自挥拍。

当镜头聚焦到放慢的乒乓球上时,孤单的背影呈现,老人看着子女们离开,默默扇着扇子。

噔——

鼓点突然变重。

小女孩穿上了运动服,用粉笔在青砖地上画跑道,跑道渐渐成型,她渴望的朋友们开心的跟着她奔跑在跑道上。

画面突然出现一颗乒乓球,乒乓球飞旋,映出青年凌厉兴奋的眼神,在车间里,工人们用铁桌当球台,乒乓球在钢钎间飞梭。

镜头升高,又以俯拍的画面呈现,许多老者在青砖地画出的八卦阵中走圈,手掌划过晨雾时,雾气形成短暂涡旋同时推出掌风,震落满树梧桐叶。

最后小孩开心奔跑、青年激烈对抗、老人太极拳收势,短短几秒,形成生命律动的闭环。

镜头里,画外音响起:“感受活力(feelAlive)”

“哇靠!”

“这整得啥啊,那么高大上!!!”

“好短,拍得真好看。”

……

旁观者啧啧称奇。

拍摄工具有限,陈清拍摄的时长只有一分钟,但每个人出现,镜头都会给运动装特写。

多娜和哈德森也微微惊了惊,这广告,拍摄的真不错。

如果他们愿意给钱把广告投给电视台,那么售卖能简单许多。

人民币二十五块,不算贵。

两夫妻都在商量着,同时来到青年区域。

张冬飞见这两夫妻终于来了,便热情介绍。

孟欢欢也照顾着多娜女士。

而广告片在循环播放着,不仅引来顾客,也让许多‘路过’的同胞们,再次惊叹陈清的手段。

陈清展台霎时间变得热闹起来。

小孩区域的衣服进来的人最多,原因无他。

有毛毛——

毛毛或许天生被点亮了社交牛逼症一般,站在木箱子上,高声歌唱,而且他非常善于配合广告片的节奏。

引得众人频频看他。

他声音嘹亮清透,感染力还强,主要是他表情也搞笑,驻足的人越来越多。

在广告片里的所有人,除了小钰,都是文工团找来的。

当有人注意到儿童区域后,小钰自然的更引人注意。

她笑得像是只可爱的招财猫,笑容弧度完美,没有夸张的上扬,虚伪的怪模样,她真诚热烈的期盼着有人入场。

人类的审美共通性很强,尤其针对萌物。

“好可爱的宝贝。”

“广告上的女孩是你吧,相信以你的外貌,所有人都会喜欢的。”

“天呐,我也要我孩子穿上和你一样的衣服。”

……

小钰脸上迅速多了好几个口红印,但她眼睛亮晶晶的,非常认真的给她们介绍着衣服的好处。

看得人心都要萌化了。

贺羽翔超绝冷漠体,他固然是想要客户,但眼神犀利,用词专业,时刻提防着顾客陷阱,进行精准打击。

搞得想要逗弄他的顾客,都会不由自主变得正经。

明明他是一个小孩,但脊背挺直,一举一动都十分内敛克制,莫名让人觉得可靠。

毛毛引流,小钰带入门,贺羽翔签订单。

三人形成完美闭环。

陈清是负责统筹全局,真正下订单时,还得她签名。

儿童区域订单渐渐增多,或者说,整个展区,关于儿童用品太少了,儿童服装更是仅此一家。

他们家就占了大便宜!

陈清去年就给许多人留下深刻印象,今年还参加广交会的人,都会来找她,见到她拍摄的广告,出彩的服装,都愿意来试试。

国外去年才流行运动装,今年陈清赶巧设计了一批运动装。

她衣服价格便宜多了,质量质感不输给国外品牌。

许多人虽然在跟陈清讨价还价,实际上已经暗暗谋划着从陈清坑来一笔钱当做广告费了。

陈清说了,购买的衣服数量越多,愿意花费在当地的广告资金也会越高。

退一万步来讲,没办法安排电视广告,也必然会给一笔钱,以报纸的形式帮忙宣传。

新颖的合作模式,更是吸引大批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