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字号谜局灰度循环

第 316 章 佛像

胡天去推盖子的时候本来吊在盖子边上,去按动机关由于距离太远够不到,只能吊到了盖子下面。盖子开启的速度很快,力度又很大,胡天还没反应过来就连同盖子一起揭翻了出去。

“是液压。”胡天死把着吊环,叫出来声来,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到。他的耳边都是风声,双眼里一片光亮。他在地下洞穴太久,这种黑暗转亮的事胡天在地下洞穴经历过很多次,往往会非常刺眼。可是外面的光非常柔和,像没有温度的冷光。胡天本能的要闭眼,才发现光线对他的眼睛没一点伤害。他把眼睛闭开,眼前的景象成了一条条光线,盖子敞开的速度太快,他手指抓的很疼,差一点没掉落下去。过程只在一瞬间盖子移动到了头,胡天却感觉过了很长时间。他移了移狂跳的心脏,才低头往下看,这一看吓了他一大跳。他竟然到了三四十层楼的高度,下面能看到陆地,石头和树都缩小了体积。

刘霜和菜花从下面的洞口探出脑袋,后面雨果和元贞也露出头,四个人一起抬着头往上看。

“胡天你还在上面,还不快点爬下来。”刘霜说。

“我看他在上面还挺美的。”菜花笑了笑。

胡天距离他们有十多米高,也就是盖子的直径。他上来时的吊环已经成了梯子,他伸脚够到最近的一级,攀着到了下面。他刚才上来的地方已经成了洞口,洞口沿上是一圈很窄的小道。四个人很勉强的站在上面。胡天一下到地面上问道:“我们这是到了什么地方?”

元贞笑了笑指了一下内则,胡天转过头看到一个巨大的石雕胸口,上面两边衣襟斜抿在一起。胡天看明白了,他在一尊巨大的雕像上面,雕像的主人却不知道是谁,他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一副慈祥的面容,耳朵很大都垂到了肩上。雕像很精细,面部表情“栩栩如生”,就连雕像是光头也展现的很清楚。结合衣服的样式来看,胡天能判断出他们在一个和尚的雕像上,并且是从胡天进地底洞穴以来,最像和尚的一尊雕像。

“他是谁?”胡天好奇的问。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元贞双手合十。

地藏菩萨是胡天知道为数不多的菩萨之一,当初蒋荣轩脖子上挂着地藏菩萨,胡天还看过他的《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齐名。地藏菩萨的名字"地藏"这个名称源自梵文"乞叉底蘖沙",意思是"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地藏菩萨的故事,经中提到了四个传说。第一个是大长者之子,见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的庄严相好而发愿;第二个是婆罗门女为救母亲而发愿;第三个是国王为救度百姓而发愿;第四个是光目女为救地狱中的母亲而发愿。这些故事都体现了地藏菩萨的大愿精神。地藏菩萨的著名誓愿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胡天尽量的回忆关于地藏菩萨的故事,还没全部想起来就听到元贞说:“在卫城,地藏菩萨信仰与金乔觉的传说密切相关。金乔觉是新罗国王子,于唐代来到中国九华山修行,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他99岁圆寂后肉身不腐,被尊为"金地藏",九华山也因此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地藏菩萨的形象也有其独特之处。指出,与其他菩萨现天人相不同,地藏菩萨通常现出家僧人相,手持锡杖和宝珠,有时还有坐骑"谛听"。

关于地藏菩萨的信仰传播,提到在印度地藏信仰并不兴盛,但在中国、日本等地却广为流传,特别是在中国,地藏信仰与儒家孝道思想相融合,使《地藏菩萨本愿经》被称为"佛门孝经。”

要说还是元贞专业,他说的故事胡天都没听说过,《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由来蒋荣轩也没对胡天讲起过。胡天又问了几句地藏菩萨的事,开始打量起环境,他们在一个很高了地方,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雕像下面已经出了地下海,可以看到海水冲刷过的黑色礁石, 礁石下面能看的清碎石, 隐隐分的清贝类,海生植物。按两边高,中间低的地貌来看,下面是一个干涸的海盆。

“这也许就叫“沧海桑田”,伟大的自然力量,我要向你们致敬。”

雨果张开双臂感叹道,他的架势就差吟诗了。胡天瞥了他一眼,怎么看他都感觉不像诗人。诗人都应该瘦瘦的,时刻保持着矜持和对环境的敏感。雨果哪像一个敏锐的人?一点文化人的样子也没有。

“你还是回去好好卖你的咖啡吧。”胡天笑道。

“咖啡我得卖,造物主也一样要赞叹。你们看下面,也就造物主能有这样的力量。”

雨果居然听不出胡天的嘲讽,说的正儿八经。

“那么你是一个被咖啡耽误的诗人,还是被耽误的探险家?”胡天憋着笑继续逗他。

“我想三者都是,创物主赐给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份,你不能单纯的认为谁耽误了谁,难道身份不能共存吗?”

雨果的“义正辞严”让胡天笑不起来了,雨果卖咖啡之前是探险家,经历不比胡天差多少。他有自己的人生感悟,每一个人的选择都是值得尊重的。刚才在下面兔子不也是选择了不离开,动物都是这样,何况人了。

胡天不再逗雨果了,刘霜和菜花可能累了也不说话。大家沉默了很久元贞才说:“胡天你知道我们在什么位置吗?”

胡天又向四周看了一圈:“我们的面前是地藏菩萨的脑口,二叔我看你刚才行的佛礼平展手掌。我想我们应该在佛相的中指上。”

元贞点了点头,“没错,我们确实在“地藏菩萨”的手指上。”

刚才上来的时候,圆柱形向中心缩紧,胡天怀疑通道是一个锥体,现在才知道通道只是“地藏菩萨”的一根手指。我们普通人大小看不到指尖微微向里收缩,放大到佛像这么大的体积,才能感觉到手指的真实形状。胡天又向下望了一眼,“只是我们要怎么才能下去?”

“既然有上来的路,肯定有下去的路。”元贞说。

元贞说的胡天相信,一路走过来都是元贞说的样子。古人凡是绝境的时候都会留一条路,第一次看到地下海,胡天以为没有路。刘置却早准备了一条船让他们“漂洋过海”,进了金字塔胡天也以为也出不去了,却意外的发现了工匠留下的出口。面对眼镜蛇这么强大的敌人,它却只是古人留下的守门人。这样来看手指上肯定有下去的路。

胡天看了一圈,手指尖上除了中间的盖子就是平滑的边缘。另外在侧面有两条沟,在上面只能感觉到,应该是隐藏在侧面的。

“那是排水沟吗?”胡天数了一数,这样的沟共有十条。

“那是指甲沟。”元贞回答。

“是指甲沟怪不得有十条。”胡天走过去看,站着看不清楚下面的结构,他只能爬下来往下看。佛像修的连指甲的细节也不马虎。两道指甲沟兜下去交汇在一起,显出了指甲的形状。在相交的地方人能半脚踩进去,再下面能看的见手部的细节,巨大的汗毛孔看着错乱,却又有暗藏的规矩,像似一个个台阶蜿蜒向下。直接和衣服的纹理相连,纹理更像一个个台阶了。

“看样子古人让我们从这里下去,先从指甲沟滑到相交处,再攀着手掌爬下去。”

“你说了算,你想带着大家怎么下去就怎么下。”

元贞说的“轻描淡写”,关键时刻把压力全部给了胡天,这让胡天怎么决定?他见到的路几乎是垂直的,这么高的距离,就是专业登山运动员没有护具徒手攀下去,都得掂量掂量更何况他们还有雨果这个体型不适合攀岩的队友。

胡天想了一会,“这样吧,我先去探探路,方案可行,你们在下去。”

“不行,太危险了。”刘霜第一个反对。

“你让他去吧,不试试怎么知道危险。”

元贞这个实用主义者,在这种时候还是他那套理论。危险不是预判出来的吗?然后驱凶救吉。如果不是这样,什么都考试,人还要脑子干什么?下面的兔子都会明白的道理,在元贞这却成了“以身试险”做事,真不知元贞怎么活这么大岁数的。

刘霜看了一眼元贞不再说话了,胡天不情愿的说了句“好吧”。他伏下身继续往下看,指甲的上半部分,没有能抠和站立的地方。他要从指甲沟滑下去,这么大的冲边下去的交汇点是绝对站不住的,他要反手勾住交汇点才行。所以滑下去的姿势很重要,绝对不能像平时背靠着指甲沟滑下去,他要面贴着指甲沟。这样难度就被无限放大了,面贴着指甲沟,眼睛完全起不了作用,他要全赁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