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莎罗奔的恐惧
\"此事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切不可操之过急。
吴爱卿,春节前完成圣典编撰即可,务必要广征典籍、博采众长。
从盘古开天辟地,清气为天浊气为地,到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创八卦定人伦,再至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每一段远古神话皆蕴藏着文明起源的密码,须细细考证、严谨梳理,切不可因赶工而失了传承的本真。\"
弘历指尖轻点京师方位:\"至于炎黄协会总会馆,朕意将天坛改建。
此乃天子祭天之地,本就承载着华夏对天地与先祖的敬畏。
杨爱卿,着礼部与工部协同,在天坛原有规制上,以盘古开天的雄浑巨像为序,辅以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图展现阴阳调和,陈列河图洛书阐释数理之源。
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重大发明、丝绸之路等文明印记亦需融入其中,以壁画、沙盘、典籍陈列等形式,全方位展现我华夏从创世神话到现世辉煌的完整脉络。既要保留祭祀庄严,更要彰显文明气度。\"
说罢,弘历回身凝视二人,目光中既有期许又含警示:\"这不是寻常营造工程,而是要打造凝聚万民精神的殿堂。
务必精益求精,不可有丝毫懈怠。\"
吴淑度与杨名时再度伏地,齐声高呼:\"皇上高瞻远瞩,谋虑深远,臣等谨遵圣谕,定当全力办妥!\"
……
1743年七月末,大金川勒乌围官寨外三十里。
硝烟未散的战场笼罩在闷热暑气中。
兆惠拄着望远镜筒伫立山岩,军靴碾灭了指间燃至尽头的中华香烟。猩红烟头坠入焦土,与满地弹壳、碎木共绘出惨烈的战争图景。
这场持续月余的山地攻坚战堪称奇迹——兆惠麾下的精锐山地师已接连拔除千余座碉楼,斩获六千余藏兵首级,己方伤亡却不过六百余人,其中半数竟是因火炮炸膛意外折损。
\"继续炮击!\"
随着他兆惠冷厉的军令掷出,数百枚炮弹撕裂长空。
沉闷的轰鸣震得群山颤抖,远处的碉楼在火光中轰然坍塌,夹杂着藏兵的哀嚎与砖石崩塌的巨响。
在这支大军身后,后勤防线同样运转有序。
岳钟璜率领的第21师枕戈待旦守护粮道,庄亲王允禄则督率数万朝鲜、安南土民,正有条不紊地拓宽修整道路。
夯土路上,新浇筑的水泥在烈日下泛着冷光,蜿蜒向战场深处延伸。
而此刻,勒乌围官寨内却似坠入寒冬,压抑的气氛凝固得能掐出水来。
鎏金铜灯在风中摇晃,将莎罗奔扭曲的面容投映在斑驳岩壁上。
莎罗奔手中的藏刀还在滴血,脚下横陈着几具披戴珠饰的土舍尸体——这些往日与他共饮青稞酒的部将,如今成了\"通敌\"的亡魂。
血腥味混着酥油茶的甜腻,在狭小的议事厅里发酵成令人作呕的气息。
莎罗奔抓起雕花银杯狠狠砸向跪地的良尔吉,杯盏擦着谋士耳际撞上石柱,碎裂的银片划出渗血的伤口。
\"当初你信誓旦旦说,清军绝不可能把火炮运到金川!现在呢?那些铁疙瘩比牦牛群还多!\"
良尔吉额头紧贴冰凉的石板,冷汗浸透藏袍。良尔吉偷瞄着莎罗奔腰间寒光凛冽的佩刀,喉结艰难地滚动:\"王上恕罪!属下万没想到,清军竟改良了可拆卸的炮架...
那些钢铁怪物能拆解成零件,由骡马驮着翻山越岭,比咱们重金从缅甸购来的西洋火炮灵活百倍!依属下愚见,当务之急...\"
\"愚见?你这蠢货的愚见差点断送金川!\"莎罗奔的靴尖踹在良尔吉胸口,将人踹得连连后退,撞翻了供奉的佛像。
铜佛倒地的闷响惊飞梁间宿鸦,扑棱棱的羽翼声里,莎罗奔抽出长刀抵住谋士咽喉,\"说!现在还有什么补救法子?”
良尔吉喉间顶着寒意,额角青筋随着刀刃颤动。
良尔吉强压下翻涌的惧意,沙哑开口:\"战,可断其粮草。清军火炮虽利,弹药却需千里转运。
截断牦牛道、焚毁粮秣,不出月余,他们便如断爪猛虎。\"
莎罗奔突然一脚踢翻案几,青稞酒泼洒在羊皮地图上,将标注清军粮道的朱砂线晕染成诡异的暗红。
“谈何容易!岳钟璜率领清军昼夜巡防,后方上万民夫把山路修成铁打的官道,连牦牛都能驮着整门火炮健步如飞!
你拿什么去烧?拿什么去截?!\"
良尔吉额头贴地,冷汗浸透了前襟,偷觑莎罗奔紧绷的下颌线,突然压低嗓音,\"若求稳...王上可寻个替罪羔羊,携降书求抚。\"
莎罗奔的刀尖猛地挑起良尔吉的下巴,铜铃般的瞳孔里翻涌着猜忌:\"此时乞降,清廷岂会容我?\"
良尔吉心里啐了声\"竖子不足与谋\",面上却涕泪横流,前额重重叩击青石。
\"王上明鉴!这大小金川瘴疠横行、山道如刀,朝廷即便踏平碉楼,每年也要耗百万银钱填窟窿!\"
良尔吉刻意压低声音,像是泄露惊天机密,\"倒不如留着王上治理,以夷制夷。
只要王上暂忍锋芒,假意应下朝廷章程——待清军撤去,咱们再...\"
铜制酥油灯在穿堂风里明灭不定,将莎罗奔佝偻的影子扭曲地投在虎皮坐垫上。
良尔吉余光瞥见莎罗奔摩挲佩刀的手指在微微发抖。
\"王上,\"良尔吉突然重重叩首,额角撞出闷响。
\"如今勒乌围四面楚歌,唯有破局方能求生。\"
见莎罗奔猛地抬头,良尔吉刻意放缓语调。
\"属下愿以项上人头作保,亲赴清营。只要说动兆惠将军——\"良尔吉压低声音。
\"朝廷要的不过是体面,咱们献几座城、交几个替罪羊,再奉上黄金万两...\"
莎罗奔攥着腰间佩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泽旺之死、牧民投清、将士叛逃,再加上各地频发的中毒事件,让他心烦意乱。
清军的火炮声越来越近,原以为凭借天险足以拒敌,可现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
看着良尔吉殷切的眼神,莎罗奔心里清楚,对方早已看穿了他的心思。再拖下去,等清军兵临城下,投降的筹码就没了。
想到这里,莎罗奔咬咬牙,沉声道:\"速去准备降书,你明日就去清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