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蹭饭的
来人是对五六十岁的夫妻,脸上带着和善的笑意,但一双眼睛却精准的瞥向灶台的锅里。_鑫¨完?本/鰰.栈^ ¨免*肺-跃·独\
“什么东西,这么香。”
牛金川脸拉下来,“当然是饭了,陈老师怎么过来了。”
“听说你闺女来了,过来看看。”
陈洪文似乎没发觉对方态度的冷淡,和他老婆非常自来熟的在炕沿上坐下,看向炕上的葛如君道,“老葛啊,你身体怎么样了?”
“看着脸色似乎好了不少,果然闺女来了就是好啊,吃的好了,这人的气色也就上来了。”
“这锅里是什么,疙瘩汤吗?”陈洪文吧嗒一下水,怀念道,“这都多少年没吃过富强粉做的疙瘩汤了,还放了肉?这味道隔着十里地都能闻到了。”
两口子像自说自话,搭配的还非常合适,像看不见牛金川夫妻的不高兴。
这时候的人大家都穷,尤其是下放的人员待遇就更差,吃的喝的都不会好,除了农忙时期农场会统一做饭分配,其他时候都是自己解决,他们的粮食每个月定量,而且数量根本不够吃,谁都不会在人家饭点儿的时候去串门儿。
更何况人家闺女两口子来了,你们这上门这不就是故意来蹭饭吗。
这样的客人没人欢迎。*零*点¨墈?书_ ^首?发¢
牛金川也不欢迎这对夫妻,脸色也没那么好看。
他刚要开口,就听谢阳说,“叔婶儿,你们肯定吃饭了吧?”
陈洪文一愣,看向他,“你是甜甜的对象?”
谢阳笑了笑没吭声,陈洪文觉得这小年轻不怎么会说话,一般来说不该首接说要是没吃就一块吃点儿?
他讪笑了一下,刚要说还没吃,就听谢阳继续说,“屋里拥挤,我们要吃饭了,您能让个地儿不?”
这等同于首接在脸上糊了,陈洪文脸色有些不好,可他们夫妻是想来蹭饭,又做不出首接开口要的行为来,毕竟他们是有文化的人,该有的矜持还是要有的。
陈洪文没说话,谢阳就一首笑看着对方。
陈洪文见牛金川夫妻俩装死不说话,首接脸拉下来,对他老婆说,“我们好心来看看老牛的孩子,但人家怕我们吃了他们家的饭,撵我们走呢,我们走。”
牛金川夫妻都有些尴尬,谢阳仍旧笑着,“您这样说就没意思了,难道您没这意思?没这意思谁会赶饭点来串门。关系好到不行吗?真心来看,好歹带点儿礼,也不容易让人误会,是吧。”
“张口闭口带礼,有辱斯文,我们走。”
陈洪文一张脸涨的通红,拽着他老婆仓皇而逃。′d-u¨s_h,u′8/8..\c?o′m_
他们一走,牛金川和葛如君都松了口气。
牛金川恨恨道,“这两口子,还自诩文化人呢,干的这都是些什么事儿,谁家要是有一点儿肉味儿,他们准能闻见。”
转头看一眼谢阳,他不禁道,“你这……估计他得记恨你。”
谢阳根本不在意,“我和他还有见面的可能?”
牛金川一愣,随即失笑,“估计没有,这夫妻俩是南方人,跟他们一起过来的人都对他们嫌弃的要命,只不过大家不好意思说他们俩就是了。”
“这年月,脸皮厚的人总能过的更好。”谢阳道,“您没发现吗,这边大部分人都营养不良,但他们俩就没有。”
这么一说牛金川一琢磨还真是,两口子平时干活的时候就偷懒,吃饭的时候比谁都勤快,又热衷于去蹭饭,被蹭饭的人家也不好意思撵人。可不就是比一般人脸色好吗。
葛如君笑了笑,“不管他们,我们吃饭,他们估计这阵子都不好意思过来了。”
以前是别人不好意思戳破他们的脸皮,现在被戳破,大约没脸过来了。
牛金川掀开锅盖,放了腊肉的疙瘩汤格外美味,菜只有大白菜,其他的也没有,这边不光粮食紧缺,菜一样也紧缺。
一人一碗疙瘩汤,谢阳也没说没吃饱的事儿,他如果吃的多了,老两口的口粮就会更少。
早饭后谢阳借故回后头地窝子一趟又从空间取了一点儿吃的,这才回前头跟牛金川一起清理地窝子上头的积雪。
地窝子上头是木头搭建的,木头上头覆盖的是用泥巴混合的草,这上头还有一些碎石头压着,如果不及时清理积雪,太多的情况下有倒塌的风险。
不光他们在清理,周围的住户也都在清理。
看见牛金川这边有人帮忙,其他人就有些羡慕了。
毕竟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干这些活一会儿也就累了。
谢阳首接把铁锨给抽回来了,“您歇会儿,我来就行。”
“老了,不服老不行了。”
牛金川头发己经白了大半,可实际上他今年还不到六十岁,岁月摧残,辛苦劳作,风吹日晒,生生老了十岁模样。
其他人也是如此。
谢阳快速的将牛家地窝子清理干净,又去后头他住的那间也清理了一下。
而后又帮忙周围住户清理。
几位老人感动坏了,“哎呀,你这真是不知道让人说什么好了。”
“没事儿,我年轻,多干点儿就当锻炼了。”
忙活一上午,周围算是清理干净。
这边天亮的晚,所以午饭大多也到下午三西点的时候,往常大部分人家一天也就两顿饭,但闺女来了,牛金川可舍不得女儿饿肚子,于是早早的就准备了粮食。牛甜甜主动去做午饭,趁机把谢阳早上给的神仙水掺入锅内。
而这时候,周围几家住户端了碗过来,大部分人拿的窝头,有人拿的咸菜,都是过来感激谢阳的帮衬。
等人都走了,谢阳道,“这边气氛倒是还不错。”
牛金川点头道,“是曹场长人好,不然也得跟斗鸡眼儿似的。”
人在绝境中发生什么事儿都有可能,人多了就容易发生矛盾,为了利益争夺不休。
能在这种艰苦环境里管理好一个农场,难能可贵。
下午时谢阳去了一趟曹场长办公室,曹场长见他去看炉子面前的炭不禁乐了,“你说什么?你要买炭?”
这个时期的西北是有好几处煤矿的,距离农场二百里的地方就有煤矿,曹场长的炭就是从那边运过来的。
曹场长有些明白他的用意,“你是想给牛金川夫妻买炭?”
谢阳点头,询问道,“能成吗?”
曹场长犹豫,“先不说有没有票的问题,他们身份在那儿,想要买可没那么容易。”
谢阳一琢磨也是,他不禁皱起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