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横行无忌犯众怒,失天子穷途末路(五)

允见卓祸毒方深,篡逆已兆,密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等谋共诛之。

——《后汉书?王允传》

——————————————

“哼!”

冷冷瞥了一眼那已无声息的雪豹。

董卓轻哼一声后,心情有所好转。

杀戮。

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平复怒气的手段。

这一世的董卓,其实很孤独。

背负了那么大的一个惊天秘密,却不愿,也不敢告诉别人。

董卓,早已是个孤家寡人。

“咱家……是天选之人……”

“天选之人……”

“天命所归!!!”

空荡荡的寝殿,董卓冲着铜镜中的自己,放声狂喝。

状若疯虎!

那只侥幸逃过一劫的雪豹,夹着尾巴,匍匐于角落。

瑟瑟发抖。

……

虎牢关。

不断汇聚而来的流民,越来越多。

多的,像蝗虫一样多。

身形佝偻的杨修,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人头,眉头紧锁。

这些人衣衫褴褛,眼窝深陷,却都仰着头。

他们望着杨修的眼神中,燃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光。

那,是求生的光。

沉默良久。

杨修眉头一展,踏前一步。

这一步,踏得,极其坚定。

“并州军……收人了!!!”

杨修的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有些嘶哑。

但是,传得很远。

“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能举百斤者,皆可入伍!!!”

瞬间,人群骚动起来。

当兵,吃粮!

入伍,便有安家费!

自己有军粮吃,安家费留着给家人!

老天开眼!

终于,有活路了!

“俺……俺……”

一个瘦骨嶙峋的少年,拼命往前挤。

“俺能举!俺能!!!”

杨修认得他。

三天前,这少年的最后一个亲人,饿死了。

是他,亲手帮少年埋了尸体。

“你多大?”

杨修的记性,极好。

少年曾说过,他今年刚满十五。

但杨修板着脸,沉声发问。

“十……十六!!!”

少年涨红了脸,挺起胸膛,大声应答。

但颤抖的双腿,出卖了他。

杨修视而不见,对身后的书记官说:“记下他。”

这,不是征兵。

这,是在救命。

……

当闻讯而来的吕布,赶到的时候,杨修招募的新兵,已经超过八千。

“某让你安抚流民,不是让你招兵。”

望着黑压压的人群,吕布没有发火。

当然,也没有夸赞。

“君侯说了,让修,便宜行事。”

面对吕布如山的压力,杨修的背上,渗出了密密一层冷汗。

不错!

招兵,是他自作主张!

并州军,战力甲天下!

又岂会随随便便,在这流民之中招兵?

但杨修苦思多日,能想到的办法。

却是,只有招兵,这一策!

或是,准确的说,只有招兵后,他接下来的办法,才管用。

擅自以并州军名义招兵,杨修这是拿他的项上人头,在豪赌。

赌输了,人头落地!

赌赢了,没有好处!

这一把,输多赢少!

但杨修,不得不赌!

一年前的那场洪灾,因他弘农杨氏的不光彩的行径,饿殍遍野。

十五万八千!

这数字,压得他,根本直不起腰来。

他发誓,他要赎罪!

他要用余生,替父亲,替整个杨氏。

来赎罪!

若是因擅自招兵,吕布要砍了他的脑袋,他也认了。

至少,这新招募的八千流民,会有一口饭吃!

拿他杨修一颗脑袋,换八千青壮的一条生路!

倒也不算太亏。

虽然,八千只是十五万八千的一个零头,但散尽家财的杨修,已经尽力而为了。

他现在能做的,不多。

面对勇武冠绝天下,有虓虎之称的吕布,杨修平静的等候发落。

大不了砍头!

以一人之力救八千人,他杨修,值了!

俯仰,无愧于天地!

“不错,某是说过,让你便宜行事。”

吕布的话,让杨修不由的,心中一喜。

蝼蚁,尚且偷生。

何况,杨修还有很多心愿未了。

但杨修还没高兴太久,吕布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嘴里发苦。

“你擅自招兵之事,暂且不论,但这八千张嘴,粮食从哪来?”

“这……”

杨修,怔住了。

他只想着招兵,却未想过,这里是京畿,不是并州。

三万并州大军,劳师远征,所带军粮本就捉襟见肘。

如今,又新添了八千张嘴,这可是个大难题!

“某,只给你两天时间。”

吕布翻身上马,语气平淡,说道:“解决不了粮草辎重,还是由你,把这些人都遣散。”

马蹄扬起尘土,迷了杨修的眼。

杨修,却顾不得擦拭。

推金山,倒玉柱,直接拜伏在地。

“修,谢君侯开恩!”

杨修明白,他猜对了!

传说中,杀人如草芥的吕布,并不是一个冷血之人。

从三万并州军的口中,硬挤出八千人两天的口粮。

这是吕布给他杨修,还有他身后的八千人,一个机会。

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杨修这一拜,心悦诚服!

“杨……杨先生,要不……咱们先减半收人?”

书记官凑上前,压低声音,出了一个主意。

杨修起身,摇头。

他想起那些渴望的眼神,还有那个谎报年龄的少年,眼神无比坚定。

“无妨!”

他说:“粮食的事,自有计较!”

……

第一日,杨修教会了八千人列阵。

第二日,杨修教会了八千人握刀。

第三日,杨修,断粮了。

守仓的老吏,战战兢兢,苦着脸道:“杨先生,真的没了,一颗粮食都没了!”

“嗯……”

望着空空如也的粮仓,杨修负手,踱了几步后,幽幽问出了一个,苦思冥想了两天的问题。

“关内富商呢?”

“都囤着粮呢!”

老吏苦笑:“听说还有人在暗中收购,这米粟的价格,都已经翻了三倍有余!”

乱世之中,粮食,比黄金还贵重。

天下奸商,何其多哉!

囤积居奇,可不止弘农杨氏会干。

“囤积居奇……”

杨修笑笑,不置可否。

信步走出了粮仓,他看见几个妇人,正在仔细捡拾地上,散落在污泥里的零星谷粒。

她们的手,冻得通红,却浑然不觉。

只是小心翼翼地,把每一粒粟米,都仔仔细细的收进破碗里。

“娘,饿……”

一个孩子哭喊着,引得无数孩子哭喊了起来。

一时之间,新军的营房外,哭声遍野。

那几个妇人,飞快的把最后几粒粟米,塞进了孩子嘴里。

而自己,却只是咽了口唾沫。

此情此景,看得杨修,怔怔出神。

因他忽然想起了,父亲曾说过的话。

为官者,当以民为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