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老黄历不翻了!
王富贵摸着下巴,看着沙盘上敌我态势,沉吟道。
“李振国的那个师,之前是打辅助,损失不大,士气正旺,而且装备相对最齐整,就让他走东线主攻方向!”
他看向方响和钱卫国,见二人都无异议,便继续道。
“给他加强一个‘玄武’重装坦克营,一个‘飞狼’攻击直升机中队,再配属足够的炮兵和工兵。”
“东线敌军可能抵抗最强,需要重拳出击!”
方响表示同意。
“东线平坦,适合‘玄武’发挥突击威力,‘飞狼’也能提供有效的低空支援。”
“李振国此人打仗勇猛且不失灵活,可以胜任。”
“那西线呢?”
钱卫国问道。
“西路线路长,地形复杂,需要一支既能攻坚克难,又能灵活机动的部队。”
王富贵目光扫过沙盘,最终定格在代表周海龙营的符号上。
“周海龙这小子,仗打得不错,‘狮泉’高地呼叫‘飞狼’拔点,虽然有点小题大做,但也显示了基层指挥员的主动性和对新技术装备的运用能力。”
“就让他那个营作为西路军的前锋和尖刀!”
方响思考了一下,补充道。
“西线迂回,需要更强的独立作战能力和侦察能力,再给周海龙营加强一个轻装步兵团的兵力(约1500人),再配属两个特种小队,一个炮兵连,以及必要的工兵和通讯分队。”
“‘飞狼’中队可以视情况提供支援,但主要依靠他们自身解决沿途问题。”
“另外,缴获的那些阿国吉普和卡车,可以优先配给他们,增强摩托化行军能力。”
王富贵计算了一下。
“嗯,东线李振国部,加强后差不多接近一万两千人,西线周海龙的前锋加强团,约两千人,后面再跟一个师级单位作为西路主力…”
“这样一来,我们手头的预备队就有点吃紧了。”
钱卫国笑道。
“无妨,预备队一直跟在后面清理战场,离前线部队不远。”
“我计算过,之前的战役俘虏众多,缴获甚丰,后续清理和维稳任务大大减轻,预备队至少可以抽调三分之二的兵力立刻南下,作为总预备队,随时支援东西两路。”
“这样,我们投入南进的兵力,东西两路加起来,初期可达四万余人,后续预备队还有两万可随时跟进,对付惊弓之鸟般的阿军,足够了!”
商议完毕,具体的作战命令迅速下发至各部队,指挥部内紧张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王富贵一屁股坐在旁边的行军椅上,端起他那硕大的搪瓷缸,“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浓茶,然后很是不爽地抹了把嘴,抱怨道。
“唉,说起来真是憋屈!我们仓库里又不是没更好的家伙,哪一样拿出来不能把三子吓尿裤子?”
“可偏偏团长不让用!说是要藏拙!真是…唉!”
他用力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满脸的遗憾和郁闷。
“要不然,哪里需要这么麻烦分兵合围?早他娘的一路平推,直接干到新得利…哦不,班加罗门口了!”
方响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走到王富贵身边,拍了拍他敦实的肩膀。
“老王,消消气,团长的考虑有道理。”
“现在不是打鬼子那会了,只要全部消灭,就没人知道我们用了什么武器。”
“就导弹现在都得悠着点,你看沙联那边卫星天天在头顶上转悠,可不能暴露了。”
“好东西,尤其是底牌,不能一下子全亮出去,藏拙,是为了将来应对更大的挑战。”
“就现在露出来的这些,‘飞狼’、‘玄武’、‘朱雀’,已经足够碾压三子了,也顺便让某些潜在对手掂量掂量了。”
钱卫国也笑着附和道。
“老方说得对,藏拙是我们华夏人的优良传统嘛,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再说,以我们现在展现出来的武器和战斗力,打三子确实是绰绰有余了。”
他说到这里,眼神里闪过一丝追忆和感慨,语气也低沉了些许。
“想想我们打鬼子那会…那真是…战士们拿着老套筒、汉阳造,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往上冲…子弹都得数着用,一颗手榴弹都得当成宝贝…”
“那会要是能有现在这些武器,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小鬼子哪里还能在我们的土地上嚣张得起来?我们得少牺牲多少好战士啊…”
钱卫国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让原本有些躁动的王富贵和方响都沉默了下来。
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强盛在这一刻交织,更加坚定了他们打赢这场战争,守护这来之不易局面的决心。
王富贵深吸一口气,再次站起身,目光恢复了之前的锐利和坚定。
“好了!老黄历不翻了!命令已经下达,让小伙子们动起来!”
“告诉李振国和周海龙,给我放开手脚打!用最快速度,把我们的旗帜,插到班加罗的城头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新的作战指令,如同投入静水中的巨石,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刚刚经历苦战、尚未好好休整的华复联军各部,再次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战争机器,高效地运转起来。
无数的士兵登上“猛犸”重型运兵车、缴获的阿国卡车、吉普车,混合着“玄武”坦克和自行火炮的钢铁洪流。
在新得利城外分成了东西两股巨大的铁流,带着无可阻挡的气势,向着南方的班加罗,滚滚而去!
1月24日,清晨。
冬日的阳光勉强穿透薄雾,照亮了新得利以南广袤而略显荒凉的土地。
东线,恒河平原边缘。
李振国站在防弹指挥车的车顶上,举着望远镜眺望着前方一望无际的平坦原野。
他的部队,加强后齐装满员,士气高昂,已经完成了集结和编组。
庞大的车队在他身后绵延数公里,钢铁的洪流在阳光下反射着冷硬的光芒。
“玄武”重型坦克庞大的身躯如同移动的堡垒,低矮而棱角分明的炮塔上,125毫米滑膛炮指向南方,带着令人心悸的威慑力。
相比于王富贵口中“更先进”的型号,此刻露面的“玄武”已然是战场上的巨无霸,其复合装甲和强大的火力足以轻松碾压阿军任何现役坦克。
“猛犸”运兵车造型彪悍,越野能力强,厚重的装甲能为车内搭载的步兵提供良好的防护。
车厢内,华军的战士们检查着手中的冲锋枪、班用机枪和火箭筒,表情严肃。
他们知道,接下来的路程,并非坦途。
除了自家先进的装备,队伍中还夹杂着大量缴获的阿国车辆,约制贝德卡车、米制gm卡车,甚至还有一些吉普车。
这些车辆主要用来运输弹药、燃料、食品等作战物资,以及搭载部分辅助兵力。
虽然性能参差不齐,但极大地缓解了长途奔袭的运输压力。
“报告师长!先头装甲营已出发!侦察机已经前出二十公里!”
参谋在车下大声报告。
李振国放下望远镜,沉声道。
“命令各部,按预定序列,出发!保持无线电静默,非必要不开机!”
“各单位间距拉大,注意防空!”
“是!”
引擎的轰鸣声骤然加大,如同沉睡巨兽的苏醒。
钢铁洪流开始缓缓启动,然后速度逐渐加快,沿着坑洼不平但相对宽阔的土公路,向着南方的阿格方向滚滚而去。
扬起的尘土如同一条黄色的巨龙,在原野上翻滚延伸。
机械化行军带来的高速度,使得东路大军能以每天近百公里的速度向南推进,极大地压缩了阿军的反应时间。
李振国钻进指挥车,车内各种通讯屏幕和电子地图亮着。
他深知,东线看似平坦,但阿军必然会在沿途城市和交通枢纽组织抵抗。
他的任务,就是利用强大的装甲突击力和空中支援,快速粉碎这些抵抗,不给敌人任何构筑稳固防线的机会。
——
几乎在同一时间,西线,拉贾地区边缘。
周海龙此刻感觉肩上的担子重了不少,他的营被加强为一个加强团级别的战斗群,代号“利刃”,承担着西路军前锋的重任。
他的面前,不再是相对平坦的平原,而是逐渐开始出现起伏的丘陵和荒芜的戈壁景象。
他的部队机动方式更加混合,连队里装备了几辆缴获来的、性能相对较好的阿国卡车和吉普车,用于轮换搭载步兵和运送重武器。
但更多的士兵,依然需要依靠双腿在这复杂的地形中行军。
不过,比起纯粹的徒步行军,有了部分车辆的轮换,士兵们的体力消耗能得到有效控制。
“都检查好装备!水壶灌满!压缩饼干带足!”
周海龙行走在正在做最后准备的队伍中,大声吆喝着。
“我们现在是‘利刃’!是插向敌人软肋的尖刀!别给老子掉链子!”
华复混合的战士们精神抖擞,虽然连续作战略显疲惫,但连战连捷带来的高昂士气和新的任务激励着他们。
他们快速整理着装具,将必要的弹药和补给塞满背包。
“营长!”
二班长赵铁柱跑过来,脸上带着兴奋。
“我们这回可是独当一面了!”
周海龙看着他,笑了笑,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没错!独当一面!任务艰巨,但也光荣!”
“告诉兄弟们,西线路线长,情况复杂,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侦察机已经前出了,我们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明白!”
赵铁柱大声应道,转身跑回自己班里。
他看到副班长李胜利正在仔细地擦拭着那把在“狮泉”高地立了功的冲锋枪,脸上依旧带着那股“想进步”的劲头。
“胜利,别擦了,够亮了!”
赵铁柱笑道。
“准备好,这次路程远,有你立功的机会!”
李胜利抬起头,眼神坚定。
“班长,放心吧!我们二班,绝不给‘利刃’丢脸!”
很快,“利刃”战斗群也开始动身,车辆搭载着部分步兵和重武器先行,混合大部队以强行军的速度跟在后面。
侦察连的吉普车和摩托车如同轻快的斥候,早已消失在前方起伏的地平线上。
西线的行军显然比东线要艰苦得多,道路更加崎岖,有时甚至需要工兵临时加固或开辟通路。
但战士们毫无怨言,利用车辆轮换,保持着较高的行军速度。
他们的目标,是远在数百公里外的斋浦,然后是更南方的乌代、艾哈…
——
东线,阿军在阿格以北仓促组织的一道防线。
然而,在“玄武”坦克的正面突击和“飞狼”直升机的侧翼打击下,这道防线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迅速消融。
李振国甚至没有投入主力步兵,仅凭装甲部队和空中力量就撕开了缺口,大军毫不停留,继续南下。
西线,周海龙的“利刃”战斗群则展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和韧性。
他们成功地穿越了一片被认为难以通行的干旱丘陵地带,巧妙地避开了阿军在一个小镇预设的阻击阵地,从侧翼将其绕过,直插斋浦方向。
途中仅和阿军小股巡逻队和民兵发生零星交火,均被迅速解决。
喜欢抗战:这个小孩有点冷请大家收藏:()抗战:这个小孩有点冷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