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跟踪
姜璎自己则留在房里,拿出王氏给她但却一直没舍得用的一刀纸,一个人安安静静默写出一卷经书。
“姑娘的字真好!”香附真心实意地夸赞,就是不知道抄的是哪本经书。
姜璎抿嘴一笑,解释道:“这是《药师经》。”
香附震惊道:“姑娘还会默写这个?这也太厉害了。”
姜璎顿了一下,似乎被夸的不好意思,轻声道:“以前抄的多了,就记住了。”
自从爱女丢失以后,刘氏的身体一直不大好。
姜璎便时常翻看药书,学习药膳,为刘氏调理身体,偶尔闲暇功夫也会抄写经书,《药师经》专为祈求健康平安,适合父母等长辈消灾延寿,可化解病痛与业障。
一年到头抄上几十卷,最后熟悉到姜璎闭着眼睛都能默出来。
香薷这会儿也回来了,她原就是蓼莪院里的大丫鬟,做事利索得很,这还是在她拖了一会儿的情况下……
“姑娘,咱们真要去万业寺吗?”香薷迟疑道,“就连王医官和邢医官都说夫人没什么大碍,只是太过操劳……”
再说了,这种靠佛祖真的有用吗?
剩下半句话没说出口,但姜璎明白她的意思。
“人力亦有尽头,可以信,锦上添花的信。”
姜璎无奈笑了一下,“这也是,我能为世子夫人做的为数不多的事情了。”
香薷道:“可这一来一回,得大半天呢,说不定回来天都黑了。”
姜璎算了一下,“不用,来去两个时辰,应该能在申时前赶回来。”
抄经书的时候她终于想起来为什么会觉得万业寺熟悉,因为两年前,她曾在万业寺和赵咎见过一面。
香薷讪讪一笑,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她也不好再阻拦。
“东西都已经准备齐全,姑娘,现在就出发吗?”
“走吧。”姜璎习惯性把经书用小匣子装好,又换了身素净的衣裳,对香薷她们解释道,“二夫人或许只是随口一说,但我记得万业寺住持擅长医理,我们供了经书祈福,之后可以找机会问问世子夫人的病情。”
香薷没想到姜璎考虑这样齐全,外头的辛夷听到这话,也不禁感叹夫人和九郎看人眼光真准。
王氏听说姜璎要去万业寺,特意让辛夷过来将人拦下,又不是什么大病,哪里还需要她一个小娘子专门跑万业寺去?
但……
辛夷想到王氏苍白的面色,紧了紧手心,最终还是转身离开。
或许呢?
就像姜璎说的,人力亦有尽头。
无人阻拦,姜璎很快上了牛车,这次出门不比上次去永安侯府,除却香薷香附等五六个仆婢以外,还带了十多个护卫。
姜璎还是很惜命的。
万业寺坐落在盛京东北方向,据说里头的住持已有八十高龄,这让原本不信佛的人都对万业寺有了一丝崇敬。
尤其是世家大族,有权有势到了极点,谁不想永葆青春、长生不老?更不要说,当今陛下信奉佛道,前些年还花重金修缮万业寺……
“姑娘,到了。”
香附跪坐着给姜璎戴好羃篱,又稍理了理衣裙,确定无误后,方才搀扶姜璎下车。
万业寺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却修缮得金碧辉煌、恢弘大气。
任谁来了都得感慨一番,这都快赶上护国寺了。
一下车,便有小僧人迎上前来。
“阿弥陀佛,几位施主里边请。”虽不知道姜璎身份,但整个盛京谁不认识赵氏族徽?
“我家姑娘来为家中长辈祈福,请问小师傅,经书该供奉何处?”香薷问道。
小僧人做了个请的动作,领着她们往里走。
经书是供奉在净法殿,香薷交了香火钱,见姜璎虔诚地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为王氏祈福,不好打扰,跟香附等人说了一声,便去打听住持所在。
“阿娘,你放心吧,我们特意过来给阿兄祈福,他日后一定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娇柔的声音落地,紧接着殿外响起细微的木屐声。
这个声音。
姜璎蓦地睁开眼,想把羃篱戴上,免得多生事端,但转念一想她堂堂正正做人,没什么好怕的。
谁要是敢找事,她就让香附直接动手!
就是……在万业寺打人好像不太好?
姜璎纠结地皱起眉头,正好经书默诵完一遍,她深深而拜,在心里为王氏默默祈祷。
佛祖在上,世子夫人自嫁入卫国公府,无一日不端庄贤淑,她管家勤勉,待下宽厚,绵延后嗣,将整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求佛祖保佑……
“妹妹,你怎么也在这儿?”诧异的声音。
姜璎睁开眼,就见姜宝瑜满脸惊喜地看着自己,她挽着刘氏的手,柔声道:“阿娘你看,我就知道妹妹嘴硬心软,她心里一定也是担心阿兄的。”
“不过,真没想到,我们竟然这么巧在万业寺遇上了,阿娘你说这是不是心有灵犀?”
听到这话,刘氏原本和缓的面色又冷了下去。
“我倒是没看出来,你还有这种心机。”
刘氏盯着姜璎,冷笑道:“表面装的云淡风轻,实际上一直在关注永安侯府吧?也不知道,是府里哪个下作东西吃里扒外、通风报信,但我告诉你,别以为你耍这些心眼手段,我就会原谅你……”
姜璎打断道:“刘夫人怕是误会了,我不会来为姜大公子祈福的。”
“怎么可能?”姜宝瑜发出小小声的惊呼,掩着唇,温柔道,“妹妹,你是不是因为被我们发现了,所以不好意思?不要紧的,就算是走了歪路,但至少心是好的呀,如果阿兄知道你担心他,一定会高兴的。”
香附脾气没香薷好,不耐烦道:“我说二位,耳朵长了就要用,佛门清净之地,总不会脏东西上身听不懂人话吧?”
“都说了不是为你家大公子来的,怎么还能一个劲自说自话?刘夫人,你真以为永安侯府是什么香饽饽啊?还一直关注,说出来也不怕惹人笑话。”
听到这,周遭香客不由低笑出声、窃窃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