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弦外之音

趁着杨六福不在旁边。

张侗决定给三哥和刘万全,分析一下自己的猜测。

“三哥,刘大哥,先说结论,我怀疑师爷已经死了。”

“什么?”

张卫星和刘万全同时一愣。

张侗严肃看向张卫星,问道:“三哥,我问你,你说咱们最后一次见到师爷是在什么时候?”

“是……”

张卫星微微思忖,说道:“当然是我们下了桥以后,我和你看到了师爷,但他没理我们。”

“嗯,起初我也是这么想的。”

张侗沉吟着点了点头,却话锋一转,说道:“但三哥,你忽略了一件事,当时周围全是雾,我们看到的其实只是一个人影。”

“老四,你的意思是,那个人影其实不是师爷?”

张卫星意识到了什么。

张侗点头道:“我们并没有看清那个人影,而且那个人影也没有发生任何声音,我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当时见到的不是师爷!”

一旁的刘万全立马追问道:“不是师爷,那么会是谁?”

“你觉得呢?”

张侗看了一眼刘万全,又看向正在沉思的张卫星,说道:“三哥,你想到了吗?”

张卫星抬起头,眉毛微微皱起,一字一句顿道:“当时过桥的五个人,除了你我和昏迷的胡子,只剩下了……”

说到这里,张卫星眼中倏然一亮,惊道:“老四,你的意思是,我们看到的人影,极有可能是杨六福?”

“对!”

张侗狠狠点头。

“三哥,我们从下桥后,其实压根就没见过师爷,只是当时在中间那座桥看到了人影,就下意识以为是师爷!”

“你说得没错!”

张卫星也觉得很有道理,接着说道:“杨六福当时在第四座桥,如果真的是他的话,他完全有充足时间跑到第三座桥附近。”

“等等!”

刘万全叫停分析得两人,问道:“杨六福为什么要跑到第三座桥附近,还有,师爷又去哪里了?”

“这就要问杨六福了。”

张侗沉吟道:“我觉得师爷的失踪,和杨六福有很大关系,甚至师爷压根就没下桥。”

“没下桥?”

刘万全疑惑问道:“你和张老三不是说你们去第三座桥上找了师爷,结果人影都没看到吗?”

“嗯,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当时以为师爷已经提前往前面走了。”

张卫星接过话头,意味深长地说道:“但桥上没人,不代表师爷下了桥,刘大哥,你明白吧?”

“你的意思是?”

刘万全已经意识到了张卫星的弦外之音,下意识看向远处的杨六福。

他知道,那五座桥下是悬崖,不知道有多高。

师爷没有下桥,又不在桥上,唯一的可能就是……

“没错,师爷可能已经摔下了桥。”

“是杨六福干的?”

“很有可能。”

一番推测之后,刘万全思考了一会儿,问道:“可杨六福为什么要这么干?”

这个问题张侗和张卫星都没法回答。

不过张卫星倒是联想到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迟迟没有出现的杨三娃。

他说杨三娃一直没出现,搞不好是故意的,甚至可能提前和杨六福商量好的。

张侗略微思考,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

而张卫星之所以会这样想,用他的话来说,他是站在杨六福的角度来想的。

他认为杨六福其实已经知道,到了平台就离去盘龙洞不远了。所以杨六福把他们带过来,可能就是想让他们来踩雷。

“老四,刘大哥,你们信不信,只要我们全部都在这里出事以后,杨三娃就会出现。”

“很有这个可能。”

张侗点了点头。

刘万全也相信,甚至骂骂咧咧了一声。

这时,杨六福见张侗三人一直站在一起聊着什么,便转身朝着三人折返而来。

“几位兄弟,干嘛还不走啊?”

杨六福这人当真能屈能伸,明明几分钟之前还对张侗龇牙咧嘴。

现在见张侗几人聚在一起,他语气立马就客气了下来。

张侗明白这样的人,往往最心狠手辣,于是在杨六福走来的时,不动声色说道:“没事,杨老大,我们几个再聊那扇石门的事。”

刘万全对杨六福堤防了起来,也跟着点头道:“是啊,杨老大,我估计我们下回来,得带更多的炸药,把石门炸开才行。”

“哈哈,你们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那还等什么,我们赶快下山,等我准备了足够的炸药,我们再杀回来!”

“好!”

张侗几人纷纷点头。

接下来。

包括杨六福在内,几人一同往溶洞外走。

有意思的是。

杨六福这回要给张侗三人殿后,让张侗他们在前面走。

张侗发现杨六福一直将加兰德握在手中,没有背在身后,于是问道:“杨老大,你的枪不是没有子弹了吗,为什么还拿在手中。”

“哦……是啊……”

杨六福一副才反应过来的样子,笑着道:“我这不是有些紧张嘛,就忘了这回事。”

说完,杨六福将加兰德背在身后,然后催促张侗几人快走。

都这个时候了,张侗自然不会把后背放心交给杨六福。

他笑道:“杨老大,你是咱们的领头人,殿后这种事怎么能让你来,刘大哥,你来殿后吧。”

“行,我来!”

刘万全秒懂张侗的意思,也不管杨六福说什么,执意跟杨六福并排走在后面。

杨六福见状,只是干笑了一声。

而张侗则放心和张卫星一起走在前面,领着路往洞穴中走去。

一路无事,一行人穿过洞穴,重新回到了雾气弥漫的五座石桥外。

这时,杨六福想到了昏迷的胡子,说道:“这回上山则损了驼子,可不能再把胡子留在这里,我们得把胡子带下山。”

“这是当然的。”

张侗点了点头,和张卫星一起在前面带路,朝着第五座桥走去。

几人穿梭在雾中。

张侗的注意力始终放在身后的杨六福身上,生怕杨六福在浓雾中搞小动作。

好在短短几十米的路程,并没有出现意外。

几人很快来到了第五座桥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