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那年1985初雨彩虹

第734章 创新型人才培养

人们对财富的追逐是无限度的。

进到庙里,其他神仙都可以不拜,但财神绝对得要拜上三拜。

如果真的灵,三拜九叩也并无不可!

追逐着财富,也自然关注代表着财富的人。

首富!

财富最多的人。

任何的信息,都是国人关注的焦点。

自有华国财富榜之后,陈元庆的名字,就一直在榜单上面。

并且,常年位于榜首的位置。

按照未来的说法,陈元庆绝对属于妥妥的顶流。

“自古以来,父母都望子成龙。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做了很多的努力,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代价。”

“相信很多的家长,都是很好奇,陈董是怎么培养出陈南希教授这般优秀的人?有什么教育上面的诀窍可以进行分享吗?”

今天这个联合采访,给到陈元庆的采访提纲,内容是相当繁杂。

各种的问题都是有。

对于陈元庆来讲,只要不涉及zz,那么都可以聊。

陈元庆:“作为父母来讲,最不该做的就是望子成龙!望子成龙说白了,就是在自己人生失败后,寄希望于孩子能够代替自己取得成功。”

“这是什么?”

“这是让孩子替你活着!”

“我觉得这样子不好。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但不是父母人生的延续。”

“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说到这里的时候,陈元庆想到了很多父母会给孩子安排未来。

也就是说,孩子的未来是在父母的规划当中进行的。

这种的未来可能很稳定。

但是,属于一眼看到底的。

变得无趣了起来。

“他们的未来,应该是去探索更为遥远的未知,无论探索未知将会经历什么艰难险阻,但对于他们来讲,就是我来、我见、我征服。”

未知是危险的,但也是有趣的。

“在探索未知的过程当中,他们是有成就感的,是能够收获到快乐的,他们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这一点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事情。”

陈元庆沉吟了一下,继续道:“我觉得做父母的,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也要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现在的华国,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孩子成绩不好,就学个技术。”

“有技术在身,永远都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

即使未来工厂里面大规模部署工业机器人,也是不用担心说技术工没饭吃。

工厂里面是工业机器人,外面工业机器人能用?

一台工业机器人能够在任意地方进行独立部署,在很长时间里面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果真的实现了,好事啊!

那人类就真的不用搞生产了。

生产的活,全部能够交给机器人。

真正的未来社会来临了。

“陈董,我们都是知道,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的。”

“您先前讲的是家庭教育,那么对于学校教育这块,我,也都北辰中学和西南理工都是学校教育中的佼佼者,和国内的其他学校有着很大的不同。”

“之前我采访周楚欣校长的时候,她说学校的很多制度都是你定下来的,当时的时候,是有一个什么样的考虑呢?”

陈元庆:“说到学校教育,就需要讲到社会需求!学校是要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在过去,我们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从农业国转变成为工业国!”

一切的资源,都是要服务于这个目标。

我们实在太清楚成为工业国家的重要性,所以无论如何也要成为工业国。

而且还得要是强大的工业国!

“我们最需要的人才是什么?是工业技术人才。”

“需要各行各业的工程师来参与国家建设,要搞工业生产。”

“所以,我们的教育体系就是以此来进行设计的。像是流水线似的培养人才。”

因为需要大量的应用人才,所以对理论人才的培养是有着些受压制的。

没有办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想要得到什么,就肯定放弃些东西。

不可能说全都要。

而且,理论这块,也并不是太急迫。

毕竟我们在很长时间里面属于世界先进科技的追赶者,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而不是未知的探索者,走在最前面。

但随着我们追上了别人,前面已经没有路了,得要自己来开路。

所以,我们需要开路者。

也就是创新型人才!

“北辰中学和西南理工的不同是在于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上面。是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能够去探索未知,担负起开拓人类科技边界的使命。”

开拓人类科技边界……

这话自己是从哪听来的?

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话感觉还挺是带劲的,可以给公司的技术研发人员说上一下。

人是需要有使命感这东西的。

有了使命感之后,做事情就会有了目标,再是艰难的事情,就能够坚持做下去。

只要是做事,那就别想着能够一帆风顺。

中间肯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让人是欲仙欲死的。

不断的在怀疑,自己为什么要做啊?

如果没有使命感做支撑,直接就不做了。

有了使命感之后,再是难的事情,也是会继续的坚持,一直到成功。

“那西南理工的文科生呢?”

陈元庆自己就是文科生,有很长一段时间,陈觉得百无一是书生。

实际上,对于普通人来讲,文科的确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毕竟,难找工作啊!

不像是理科生,可以跨过来做文科生的活。

“如果将国家比作是一个人,工业就是脊梁,是最能体现自身实力的东西。”

“但是,就只是有实力,很强壮,这样子也不行啊!得要有文化。”

“得要明理明智。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

“现在的人才,已经很少说有单纯的文科和单纯的理科。西南理工是在培养融合型人才,文理都要懂。”

“鼓励学生在本科阶段选择第二专业学习,拓展自身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