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武文弄沫
第1章 继往开来
小
大
“新来的领导什么情况?”
“小马,这你都不知道?”
见年轻人如此迷茫,办公室老张眉毛一挑,轻声提醒道:“集团秘书长啊。”
“集团秘书长?不是来送……”
年轻人叫马宝森,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是集团最后一个批次统招的高中生。
满打满算也才入职一个月。去年12月上级下达了在校中学生到农村锻炼的号召,集团组织和人事处便安排了最后一次招工。
这一次招工的主要目标就是高中毕业生,主要确定了三个区域,分别是京城、钢城以及津门,也就是集团主要办公驻地。
营城造船厂徐斯年主任特别申请,为了协调地方关系,要了500个指标过去。
一万个指标,在时代的洪流面前顷刻之间便被消耗一空,再难掀起任何波浪。
是了,光是京城地区要下乡的年轻人就超过了几十万,这还是大概得数字。
一万个指标分给几个地区平均,真能赶上最后这末班车进厂的,要么背景深厚,要么有真才实学,毕业成绩是真的好。
马宝森家里可没有什么关系,他爸只是钢城自来水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母亲没有工作,操持家务,能进冶金厂全是幸运。
这几年同学们都在搞活动,参加运动,只有他心疼父母,主动在家帮忙干活。
在劳动的同时,也没把功课丢下,他是想万一上面恢复大学招录呢。
结果大学复招没等到,同学带着他来参加冶金厂职工招录考试,结果真就录取了。
而且因为他的基本功扎实,在文学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招录考试中最后一道论述题,虽然他写的有些空洞,可对比其他考生,还是有一定可培养空间的。
这不嘛,冶金厂人事处直接将他安置在了厂办公室担任办事员岗位。
不用想,这个年代高中生进厂一律先从办事员做起,尤其是68年以后,很多新进厂的职工根本就没有进行岗位和工资定级。
其实对这个年代有所了解的人能知道,从65年以后就有这种苗条出现,到现在更是愈加严重。主要原因就是人事管理制度缺失所造成的管理混乱。
新入职职工没有定岗定级,工资怎么发?
三挡,3块,6块,9块。
不仅机关是这样,车间也是如此,基础工资往上能定三个档位。
你要说跟领导关系好,那就有可能是基础工资加9块钱,关系不好的就加3块钱。
当然了,这种情况在红星钢铁集团内部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早在两年前,集团就已经进行了组织人事变革,相关的人事管理制度早就推行并运营成熟。
李学武在管委办期间所做出的影响力最大最广的工作便是机关办公制度和人事制度变革的起草和推广工作。
其他企业有出现车间工人不满意车间主任分配方案动拳头的,红星钢铁集团没有。
像是马宝森这样的菜鸟,能拿到23块钱实习工资就已经很高兴了,加多少无所谓。
他也是懵懵懂懂,一上午都在忙碌,不是跑腿就是接电话,就听说来新领导了。
让他说新领导是谁,那完全不知道,就连他自己都还是新人呢。
“不是来送新领导的吗?”
马宝森愣了愣,看着师父张恩远问道:“我怎么听着是集团的大领导来了。”
“傻小子,来的可不就是集团的大领导。”老张伸手轻轻拍了小徒弟的脑袋瓜,好笑地提醒道:“这话可千万别乱问去。”
“说给你,记住了啊!”
他招了招手,示意小徒弟站到他办公桌旁边,轻声指点道:“咱们厂一把手,也就是董主任,他也是集团的副主任,同时还兼着咱们集团在辽东的工业领导小组组长职务。”
“这个我知道,师父。”
马宝森抬了抬眉毛,问道:“那来的这位也是集团领导?秘书长是多大的干部?”
“去——”老张好气,抬手拍了拍小徒弟,强忍着笑意将手边的茶杯递给他,道:“什么这位那位的,以后不许这么说话。”
“我知道了,师父。”
马宝森年龄小,倒也乖巧,知道自己又说错话了,乖乖地接了师父递过来的茶杯,嘿笑着去大办公室茶柜上续了杯热水回来。
“记住了,见面就叫职务问好。”
张恩远手指点了点办公桌,示意小徒弟把茶杯放好,嘴里还提点道:“科级以上的有副带副,没副带长,千万别乱叫领导。”
“这是为啥啊?”马宝森放下茶杯,不解地问道:“大家不都是这么叫吗?”
“听他们的还是听我的?”
张恩远瞪了小徒弟一眼,伸手将茶杯转了个圈,又提醒道:“注意茶杯把位置。”
“哦,哦,我没注意到。”
马宝森不好意思地一笑,这个师父已经教给他了,帮领导泡茶,杯把要对正。
“在办公室工作,没有耐心烦儿可不成,越是细节越需要注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恩远指了指身边的椅子,示意小徒弟坐下,自己则解释了刚刚的提醒。
“科级干部肚量小,多数年轻急切上进不知内敛,你叫他副科长,他要恼你。”
“哦——”马宝森点头,问道:“那叫副处长就不恼了?”
“你还小,刚参加工作了解不多。”
老张微微摇头,语气中颇为感慨地讲道:“你们这一批入职了几十个,能留在机关的有多少,真正能走上仕途的又有多少。”
“千万别小瞧了这副科级,这个级别就已经是很多人的天花板了。”
他指了指头顶,讲道:“年轻爬到这位置的哪个不是心高气傲,就像我刚刚跟你讲的,你要是叫他副科长,他会觉得你怠慢了他,瞧不起他,他心里可着急进步呢。”
“真要是三四十岁才熬到这个位置,对副字更是敏感,你叫他,他能愿意?”
老张微微摇头讲道:“虽然说副科级是一个人走向仕途的开始,但也分怎么说。”
“在我看来,只有到了副处级才是一个干部能展现出最优秀一面的时候。”
“所以……”马宝森颇为机敏地问道:“他们不在乎这个副字了?”
“三十而立的道理懂不懂?”
老张讲道:“这机关里有几个三十岁往下的副处长,哪个不是人尖子。”
“你只要记住了,越是高级别的干部越珍惜自己的羽毛,越谨慎行事。”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道:“你要叫他正的,他是要怀疑你别有用心呢。”
“再给你说别叫领导,能带长要带长。”老张放下茶杯给徒弟解释道:“你现在只是刚参加工作的办事员,能跟谁有交情?叫张处、李处太轻浮了。”
“当然,叫领导是没有错处,可这样叫印象不深,谁知道你是谁。”
他看了马宝森讲道:“你还年轻,不要急着表现,多学多看没有坏处。最好能让领导看到你勤奋学习,认真工作的一面。”
“哦,我知道了师父。”
马宝森咧嘴一笑,问道:“那我跟新来的那位秘书长应该叫什么?”
“叫领导,这个是例外。”
张恩远抬了抬眉毛,特别提醒道:“你要在机关工作,早晚会遇见他。”
老张这么叮嘱的时候还特别看了眼大办公室的门口,很怕别人听见似的。
而后轻声给小徒弟解释道:“秘书长身上有很多职务,你距离他太远,更不好把握称呼的实际,保守一点,就叫领导好了。”
“他不好接触吗?很凶?”
马宝森微微瞪了瞪眼睛,有些不解地问道:“师父你不是说越大的领导越珍惜羽毛吗?他如果……”
“秘书长年轻,非常年轻。”
张恩远轻声提醒徒弟道:“你能见到他的时间他绝对不可能是一个人。你要叫他秘书长,他应也好,不应也罢,真多看你一眼,身边那人要是不认识你怎么介绍你?”
“千万别给自己找麻烦,秘书长虽然很年轻,但工作能力和履历十分厉害。”
老张颇为谨慎地提醒徒弟道:“你没听办公室里都在讲狼来了吗?”
“啊?那他——”马宝森惊讶地问道:“他那么严肃吗?很厉害吗?”
“岂止啊——”
老张是冶金厂的老人了,对这位秘书长自然不陌生。从对方第一次来钢城就配合当时的轧钢厂书记把冶金厂的大大小小领导给一窝端了就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狠人啊。
前几天集团正式任命文件下来,早就听到消息人心惶惶的钢城以及辽东其他企业瞬间鸦雀无声,再不敢有任何的讨论和幻想。
谁不知道这位秘书长虽然同董主任一样都是保卫干部出身,可董主任身上的温和,秘书长身上是一点都见不着的。
说匪气太重,杀气太重都算是轻的,这位狠是出了名的。
工作作风更硬朗,更加的年轻有能力,身上又兼着多个职务。
别的暂且不说,只年轻一项就够钢城这些人受的,因为年轻人更没有耐心烦。
早先机关里磨洋工还能耍无赖,要在这位秘书长的面前,谁敢这般放肆。
集团机关的老顽固、老油条都被他驯服踢走了,冶金厂多个屁了。
再一个,李学武可是集团十一个常委之一,是集团在辽东工业布局的第一人。
说他在集团辽东工业系统一言九鼎也不为过,这是真正的一支笔啊。
虽然现在看李学武只是处级干部,身上都没有管委会副主任的身份,可只一个常委的身份就能镇压多少人的小心思了。
就是管委会副主任的身份那也是早晚的事,不然他来辽东工业系统是干什么的?
且看他比董主任身上还多的兼职就知道了,这可是妥妥的集团大领导,是集团管理班子的核心人员,更是接班人的身份。
“等你见着他就知道了。”
老张讲到这里也颇觉得乏味,实在是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位领导了。
马宝森也是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问道:“咱们厂的领导我都还没认全呢,就算是见着了,我也不一定认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马,这你都不知道?”
见年轻人如此迷茫,办公室老张眉毛一挑,轻声提醒道:“集团秘书长啊。”
“集团秘书长?不是来送……”
年轻人叫马宝森,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是集团最后一个批次统招的高中生。
满打满算也才入职一个月。去年12月上级下达了在校中学生到农村锻炼的号召,集团组织和人事处便安排了最后一次招工。
这一次招工的主要目标就是高中毕业生,主要确定了三个区域,分别是京城、钢城以及津门,也就是集团主要办公驻地。
营城造船厂徐斯年主任特别申请,为了协调地方关系,要了500个指标过去。
一万个指标,在时代的洪流面前顷刻之间便被消耗一空,再难掀起任何波浪。
是了,光是京城地区要下乡的年轻人就超过了几十万,这还是大概得数字。
一万个指标分给几个地区平均,真能赶上最后这末班车进厂的,要么背景深厚,要么有真才实学,毕业成绩是真的好。
马宝森家里可没有什么关系,他爸只是钢城自来水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母亲没有工作,操持家务,能进冶金厂全是幸运。
这几年同学们都在搞活动,参加运动,只有他心疼父母,主动在家帮忙干活。
在劳动的同时,也没把功课丢下,他是想万一上面恢复大学招录呢。
结果大学复招没等到,同学带着他来参加冶金厂职工招录考试,结果真就录取了。
而且因为他的基本功扎实,在文学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招录考试中最后一道论述题,虽然他写的有些空洞,可对比其他考生,还是有一定可培养空间的。
这不嘛,冶金厂人事处直接将他安置在了厂办公室担任办事员岗位。
不用想,这个年代高中生进厂一律先从办事员做起,尤其是68年以后,很多新进厂的职工根本就没有进行岗位和工资定级。
其实对这个年代有所了解的人能知道,从65年以后就有这种苗条出现,到现在更是愈加严重。主要原因就是人事管理制度缺失所造成的管理混乱。
新入职职工没有定岗定级,工资怎么发?
三挡,3块,6块,9块。
不仅机关是这样,车间也是如此,基础工资往上能定三个档位。
你要说跟领导关系好,那就有可能是基础工资加9块钱,关系不好的就加3块钱。
当然了,这种情况在红星钢铁集团内部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早在两年前,集团就已经进行了组织人事变革,相关的人事管理制度早就推行并运营成熟。
李学武在管委办期间所做出的影响力最大最广的工作便是机关办公制度和人事制度变革的起草和推广工作。
其他企业有出现车间工人不满意车间主任分配方案动拳头的,红星钢铁集团没有。
像是马宝森这样的菜鸟,能拿到23块钱实习工资就已经很高兴了,加多少无所谓。
他也是懵懵懂懂,一上午都在忙碌,不是跑腿就是接电话,就听说来新领导了。
让他说新领导是谁,那完全不知道,就连他自己都还是新人呢。
“不是来送新领导的吗?”
马宝森愣了愣,看着师父张恩远问道:“我怎么听着是集团的大领导来了。”
“傻小子,来的可不就是集团的大领导。”老张伸手轻轻拍了小徒弟的脑袋瓜,好笑地提醒道:“这话可千万别乱问去。”
“说给你,记住了啊!”
他招了招手,示意小徒弟站到他办公桌旁边,轻声指点道:“咱们厂一把手,也就是董主任,他也是集团的副主任,同时还兼着咱们集团在辽东的工业领导小组组长职务。”
“这个我知道,师父。”
马宝森抬了抬眉毛,问道:“那来的这位也是集团领导?秘书长是多大的干部?”
“去——”老张好气,抬手拍了拍小徒弟,强忍着笑意将手边的茶杯递给他,道:“什么这位那位的,以后不许这么说话。”
“我知道了,师父。”
马宝森年龄小,倒也乖巧,知道自己又说错话了,乖乖地接了师父递过来的茶杯,嘿笑着去大办公室茶柜上续了杯热水回来。
“记住了,见面就叫职务问好。”
张恩远手指点了点办公桌,示意小徒弟把茶杯放好,嘴里还提点道:“科级以上的有副带副,没副带长,千万别乱叫领导。”
“这是为啥啊?”马宝森放下茶杯,不解地问道:“大家不都是这么叫吗?”
“听他们的还是听我的?”
张恩远瞪了小徒弟一眼,伸手将茶杯转了个圈,又提醒道:“注意茶杯把位置。”
“哦,哦,我没注意到。”
马宝森不好意思地一笑,这个师父已经教给他了,帮领导泡茶,杯把要对正。
“在办公室工作,没有耐心烦儿可不成,越是细节越需要注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恩远指了指身边的椅子,示意小徒弟坐下,自己则解释了刚刚的提醒。
“科级干部肚量小,多数年轻急切上进不知内敛,你叫他副科长,他要恼你。”
“哦——”马宝森点头,问道:“那叫副处长就不恼了?”
“你还小,刚参加工作了解不多。”
老张微微摇头,语气中颇为感慨地讲道:“你们这一批入职了几十个,能留在机关的有多少,真正能走上仕途的又有多少。”
“千万别小瞧了这副科级,这个级别就已经是很多人的天花板了。”
他指了指头顶,讲道:“年轻爬到这位置的哪个不是心高气傲,就像我刚刚跟你讲的,你要是叫他副科长,他会觉得你怠慢了他,瞧不起他,他心里可着急进步呢。”
“真要是三四十岁才熬到这个位置,对副字更是敏感,你叫他,他能愿意?”
老张微微摇头讲道:“虽然说副科级是一个人走向仕途的开始,但也分怎么说。”
“在我看来,只有到了副处级才是一个干部能展现出最优秀一面的时候。”
“所以……”马宝森颇为机敏地问道:“他们不在乎这个副字了?”
“三十而立的道理懂不懂?”
老张讲道:“这机关里有几个三十岁往下的副处长,哪个不是人尖子。”
“你只要记住了,越是高级别的干部越珍惜自己的羽毛,越谨慎行事。”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道:“你要叫他正的,他是要怀疑你别有用心呢。”
“再给你说别叫领导,能带长要带长。”老张放下茶杯给徒弟解释道:“你现在只是刚参加工作的办事员,能跟谁有交情?叫张处、李处太轻浮了。”
“当然,叫领导是没有错处,可这样叫印象不深,谁知道你是谁。”
他看了马宝森讲道:“你还年轻,不要急着表现,多学多看没有坏处。最好能让领导看到你勤奋学习,认真工作的一面。”
“哦,我知道了师父。”
马宝森咧嘴一笑,问道:“那我跟新来的那位秘书长应该叫什么?”
“叫领导,这个是例外。”
张恩远抬了抬眉毛,特别提醒道:“你要在机关工作,早晚会遇见他。”
老张这么叮嘱的时候还特别看了眼大办公室的门口,很怕别人听见似的。
而后轻声给小徒弟解释道:“秘书长身上有很多职务,你距离他太远,更不好把握称呼的实际,保守一点,就叫领导好了。”
“他不好接触吗?很凶?”
马宝森微微瞪了瞪眼睛,有些不解地问道:“师父你不是说越大的领导越珍惜羽毛吗?他如果……”
“秘书长年轻,非常年轻。”
张恩远轻声提醒徒弟道:“你能见到他的时间他绝对不可能是一个人。你要叫他秘书长,他应也好,不应也罢,真多看你一眼,身边那人要是不认识你怎么介绍你?”
“千万别给自己找麻烦,秘书长虽然很年轻,但工作能力和履历十分厉害。”
老张颇为谨慎地提醒徒弟道:“你没听办公室里都在讲狼来了吗?”
“啊?那他——”马宝森惊讶地问道:“他那么严肃吗?很厉害吗?”
“岂止啊——”
老张是冶金厂的老人了,对这位秘书长自然不陌生。从对方第一次来钢城就配合当时的轧钢厂书记把冶金厂的大大小小领导给一窝端了就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狠人啊。
前几天集团正式任命文件下来,早就听到消息人心惶惶的钢城以及辽东其他企业瞬间鸦雀无声,再不敢有任何的讨论和幻想。
谁不知道这位秘书长虽然同董主任一样都是保卫干部出身,可董主任身上的温和,秘书长身上是一点都见不着的。
说匪气太重,杀气太重都算是轻的,这位狠是出了名的。
工作作风更硬朗,更加的年轻有能力,身上又兼着多个职务。
别的暂且不说,只年轻一项就够钢城这些人受的,因为年轻人更没有耐心烦。
早先机关里磨洋工还能耍无赖,要在这位秘书长的面前,谁敢这般放肆。
集团机关的老顽固、老油条都被他驯服踢走了,冶金厂多个屁了。
再一个,李学武可是集团十一个常委之一,是集团在辽东工业布局的第一人。
说他在集团辽东工业系统一言九鼎也不为过,这是真正的一支笔啊。
虽然现在看李学武只是处级干部,身上都没有管委会副主任的身份,可只一个常委的身份就能镇压多少人的小心思了。
就是管委会副主任的身份那也是早晚的事,不然他来辽东工业系统是干什么的?
且看他比董主任身上还多的兼职就知道了,这可是妥妥的集团大领导,是集团管理班子的核心人员,更是接班人的身份。
“等你见着他就知道了。”
老张讲到这里也颇觉得乏味,实在是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位领导了。
马宝森也是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问道:“咱们厂的领导我都还没认全呢,就算是见着了,我也不一定认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