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寝食难安
“呦,这不是李金花嘛!”
王露抱着文件从秘书长办公室里出来,正见着李雪过来,挑眉开起了玩笑。
李雪这个气啊,别人闹也就算了,王露这当嫂子的也开她的玩笑。
“皮子痒痒了是吧——”
她故作恼怒地紧走几步,伸出手就要掐王露,嘴里还嗔道:“我来给你松松。”
“呀!倒反天罡了是吧!”
王露跟李雪的岁数差不多,一个是小嫂子,一个是大姑娘,闹起来也不管其他。
啪——
“呀——”被李雪使劲掐了屁股,王露恼羞地嗔道:“称号都公布了,叫你金花怎么了,你应该高兴才是——”
李雪懒得搭理她,探身看了一眼秘书长办公室,见屋里没有人,这才回头问道:“领导呢?”
“怎么,当科长了,这公告栏就不看了?”王露故作刁蛮地晃着脑袋数落道:“以前在委办看你每天可积极了……呀!”
见李雪又要来掐她,王露往后一躲,好笑又好气地嗔道:“你就会这一招是吧!”
“好用就行呗——”
李雪得意地挑了挑眉毛,坏笑着逗了她道:“别说,还挺肉头的。”
“要死了——”这回王露脸可真红了,她还没见过如此大胆的。左右看了看走廊里没有,这才嗔道:“让人听见了咋整——”
“怕啥,我就不信雅军哥还能来找我打架咋地。”李雪故意逗她,道:“来,小嫂子,再让我掐一把。”
“滚、滚、滚——”
王露自觉得这机关里没有比她更外向的年轻人了,直到遇见了李雪。
“你呀,一定是学坏了!”
她伸手拍掉了李雪伸过来的坏手,闪开身子赶紧解释道:“部里来领导了,秘书长陪着李主任同他们一起下去调研了。”
“来领导了?还是部里的?”
李雪微微一愣,看着王露问道:“谁来了?杜主任?还是杨副主任?”
“杨副主任。”王露见她如此意外,挑眉问道:“咋了?有不对的?”
“领导哪有不对的——”
李雪瞅了她一眼,走近了轻声解释道:“我是怕前段时间的案子没完没了。”
“不能吧——”王露微微蹙眉,讲道:“不是都已经发布通告了嘛。”
“通告是发了,可调查行动并没有完全结束,集团纪监这边还在扩大战果。”
李雪抬了抬眉毛,意味深长地说,“谁知道要查到什么时候去,万一……”
“不能、不能。”王露也是一脸的意外,连连摇头讲道:“就算纪监那边不撒口,上面也不会再让这件事发酵了。”
“你忘了?”她伸出手指轻轻点了李雪的肚子,轻声讲道:“最开始部里找了李主任谈话,前几天杜主任又找秘书长谈话。”
“这个案子真要没完没了,上面也不会如此大费周章,更不能让杜主任出面。”
王露的眉头没有散开,道:“不过案子的事结束了,可秘书长去辽东的事……”
“还没有正式下文吗?”
李雪眉头一挑,问道:“管委会都通过并且形成了决议,文件还没下来?”
“怎么下,李主任那边卡着。”
王露语气中略带不满地解释道:“从行文到审批,副秘书长一直在催这件事。”
她看了一眼副秘书长办公室的方向,轻声解释道:“文件在谷副主任那没耽误事,就是送到李主任那边以后没有回音儿了。”
“你们没去催?”李雪看了看她,问道:“是二哥没让你们去催,还是……?”
“看样子秘书长并不着急。”
王露还是比较谨慎的,李雪一着急在私下里还有可能叫二哥,她都称呼秘书长。
这会儿抬了抬眉毛,解释道:“也没说让我们去催,也没说就不管了。”
“你看他像是胸有成竹的样子?”李雪好笑地抿了抿嘴角,道:“这么想倒也是了,他要是不着急,早晚有人要着急的。”
“我想也是,所以就没去催,不然好像是咋回事似的。”王露撇了撇嘴角,略带嘲讽地讲道:“抻着呗,反正抻不过年后去。”
“还年后——”李雪好笑地瞥了她一眼,道:“要真是抻到年后去就好了。”
“嗬嗬嗬——”王露想到了什么,也是笑了出来。再看了眼周围没有人,这才凑到李雪耳边轻声讲道:“他多没意思啊。”
“呵呵——”李雪也是轻声讲道:“要不是我二哥……咋回事他自己寻思去呗。”
“得了,说这些怪没意思的。”王露微微摇头,瞅了李雪一眼问道:“你的个人问题是咋想的?我听说彭晓力张罗结婚呢。”
“没想法,真没想法。”
李雪瞪了她一眼,道:“可别再说这个了,人家结婚关我什么事啊。”
“我就是问问你的想法。”
王露伸手揽住了她的胳膊,轻声讲道:“这话我还能跟别人说咋地。”
当然不能跟别人说,要真从她嘴里传出去,机关里哪个不知道她们之间的关系。
不知道的还以为李雪要第三者插足呢,那名声可就坏了,想解释都解释不清楚了。
王露当然不会污了她的名声,只是听着有人谈论年底几个年轻人结婚的事,这才想到了其中一个还跟李雪有关系呢。
当初彭晓力那么追求李雪,又是一等半年,大家一边笑话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边也在看李雪的反应。其实是看李学武的反应。
李学武真选了彭晓力当妹夫,那这小子往后必然要飞黄腾达了。
到底是一场梦,李雪的起点就同彭晓力不同。就像李雪说的那样,两人不合适。
哪里不合适?
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李雪晃了晃胳膊,揶揄地看向她问道:“你当红娘上瘾了,又惦记上我了?”
“别不识好人心——”
王露白了她一眼,道:“二哥提醒我了,再不能掺和这些事了,我是关心你。”
“你没看他那样——”
她嘴角撇了撇,瞅向食品总公司的方向讲道:“不知道还以为捡着金子了呢。”
“可不就是捡着金子了嘛。”
李雪也有一恍惚的迟疑,不过还是坦然地讲道:“于台长年轻有为,彭科长风华正茂,两人可不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你是真心的?”王露看了她,抿了抿嘴唇没有说话,一切都在不言中了。
李雪也没有回答她这个似是而非的问题,有些人注定不合适,错过了又有什么好遗憾的。
有人对她说过,在这个年代没有正治基础的婚姻注定是不幸福的。她偏不信这个邪,就算是要找对象也要找个情投意合的。
哪怕是像二哥那样。
-----------------
“杨副主任,前面就是新投建的药品和化妆品加工车间了。”
李怀德笑着抬起手做了介绍,“这是我们去年立项,今年重点开发的新项目。”
“嗯,我已经听说了。”
一机部副主任杨瑜生看了李怀德一眼,又望向了不远处的加工车间。
他这次来的目的不单单是组织和工业调研,还有其他话想要同红星钢铁集团的干部谈一谈,聊一聊。
不过从来到红星钢铁集团以后,他发现班子成员的状态还不错,并没有很激烈的矛盾和对抗,这提着的心也放下了一大半。
再看红星钢铁集团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工作,即便此次调研所看到的项目和情况仅仅是集团发展的冰山一角,也足以看得出红星钢铁集团在工业系统的潜力和作用。
“杨副主任您好,我是红星百草堂联合药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张松英。”
当一众领导从鸿运一号上下来,站在厂区车间门前空地上迎接的干部便走上前。
带头的便是一位身着干练工作服,相貌很是出挑的女同志。她一边上前一边做着自我介绍,而后握住了领导的手微笑着讲道:“欢迎您来食品药品加工厂指导工作。”
“这是我们集团着重培养的青年骨干。”李怀德站在一旁微笑着介绍道:“以前是国际饭店的副总,后来委送到港城以及欧洲等地培训学习,回来以后便用上了。”
“红星钢铁集团的后备力量很强劲啊。”
杨瑜生对女同志自然不能过于严肃,同样微笑着点点头,赞了李怀德道:“在青年干部的培养和任用上,你们集团是走在了整个工业系统的前列。”
“我们也是慎重又慎重,毕竟这两年的步子迈的实在是太大,实在是太快了。”李怀德这会儿也不知道是在吹牛哔,还是谦虚地讲道:“我这心里老没底,可在如此发展速度下,又不得不面临干部紧缺的状况。”
“所以从67年开始,我们集团便加大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力度,充分给予发挥才能的空间和平台,让他们大胆地锻炼。”
李怀德轻轻挥了挥手,意气风发地讲道:“集团不怕他们犯错,只要有所学,有所用,那对于集团来说就是收获。”
“这份魄力和智慧值得总结啊——”
花花轿子人人抬,杨瑜生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不全是靠闷头干得来的。
李怀德要表功,在工业和经济建设成就下讲一讲自己的组织和人事建设工作也无可厚非。毕竟组织和人事工作是一把手的自留地,而他也是部里组织工作的主管领导。
所以听了李怀德的“自夸”他也是笑着回头对随行干部讲了一句。
杨瑜生这个级别下来调研,部里一定会安排笔杆子随行的。一来是为了做好服务工作,二来也是要做调研报告信息采集工作。
领导调研哪有白下来的,总得在内部报纸上做宣传,写一写表面文章。
如果能言之有物那就更好了,比如领导开口了,他们也不介意帮
跟着领导下来调研,条件好的企业不仅会摆席面,还能喝着好酒。
而部里谁不知道红星钢铁集团是系统内最有朝气,最有发展的企业。
到这边来调研,不仅能吃着好的,还能喝着好的,红星钢铁集团可是有自己的酒厂呢,生产质量直接对标茅台,谁不爱。
再一个,红星钢铁集团对外办很会办事,跟着领导来调研的干事无论大小都能得着一份小礼物。有可能是礼盒装指甲刀,也有可能是印着红星钢铁集团标志的笔记本。
有人说红星钢铁集团真不地道,就用指甲刀和笔记本考验干部?
哎!在这个年代,千万别小瞧了这些不起眼的小玩意,因为去别处还没有这个呢。
红星厂有自己的经济三产,生产的小商品种类非常多,制作礼品非常方便。
可真要送他们更加昂贵的东西,别说李学武作为秘书长不愿意惯着他们,就是真给了他们,或许他们也是不敢要的。
真放开手脚大吃大喝,还得是着重强调经济建设的那几年,全国经济都乱套了。
现在的形势虽然说比较严肃,可吏治是真的好,敢有伸爪子的,被抓到以后真有可能处以极刑,毕竟还是那谁当家呢不是。
红星钢铁集团会办事,送的都是一些印有集团礼品标注的小物件,即便真有人较真,拿到台面上来也说不出个什么厉害。
你总不能说他们收了一只指甲刀就犯错误了吧,那也太不拿豆包当干粮了。
有了面子,又有了里子,只要带队领导没有特别的指示,他们都会好好写的。
自古文人都是这副德行,当然这个群体里不乏有文天祥那样的楷模,可你又不得不承认其中大多数都是浑浑噩噩为主流正确鼓吹的号手,因为他们知道端的是谁的饭碗。
张松英并不是第一次接待如此级别的领导,国际饭店那边经常有大领导过去吃饭。
不过那个时候和现在相比还是两样,那个时候领导多半是休闲的状态,不会过问业务和工作。现在她是作为生产管理者接受领导的调研和检查,自然要提起十二分精神。
再一个,这也是她调来联合药业以后第一次正式场合见到李学武。是李学武推荐并安排她来的药业总公司,要是搞砸了,就等于打了李学武的脸,她才不想给他丢人呢。
所以杨瑜生此时看到的接待团队无论是整体素质还是精气神,都与以前有所不同。
从张松英这位药业总公司副总到车间主任,全都穿着干净整洁的车间工作服。
红星钢铁集团的机关干部早就实现了白加黑的工作服自由。而张松英带着管理团队反其道而行之,在迎接他们一行到生产车间调研检查时表现出来的气质就是专业。
“您这边请。”张松英在指导进车间的领导罩上白色卫生工作服以后,抬起手示意了车间生产入口门方向说,“
不能说迎检团队有多么的标准化,可从一整套的流程上来看,杨瑜生作为药品和化妆品工业的外行都能听得津津有味,可见这般迎检话术和流程是合了部里领导心意的。
“药品和化妆品生产车间在食品公司。”杨瑜生回头看了一眼李怀德,又站在流水线前面对张松英提问道:“而组织结构又属于红星百草堂联合药业总公司对吧?”
“是这样的,领导。”张松英先是点头确认领导的问题,随后解释道:“红星百草堂联合药业总公司是集团销售总公司的二级分支机构,管理和生产实现了分区布局。”
她抬起双手比划着讲解道:“应集团对轻、重工业以及三产工业的发展规划,药品和化妆品生产可以与食品加工厂集成化管理,以节省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嗯,也就是说,食品药品总公司旗下的生产工厂承接了药业总公司的生产工作,对吧?”杨瑜生了然地点点头,问过一句后对李怀德讲道:“这是为了方便后期做结构化调整和生产资源整合吗?”
“也有其他原因。”李怀德回头看了一眼李学武,这才继续讲道:“食品药品总公司旗下拥有三家食品和药品加工厂,每一家工厂的股份联营情况都各不相同。”
他顿了一下,又继续讲道:“药业总公司这边又侧重百草堂等几个中医药品牌的运营与发展,同时深耕药妆对外贸易工作。”
李怀德在解释了两个公司的经营性质和发展方向以后,这才总结道:“未来集团有可能会对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生产、销售以及经营管理权限进行整合,但短时间内不会,还是要看具体的工业和经济发展情况。”
“看市场,是吧?”杨瑜生听出了他话里隐藏着的谨慎,点点头讲道:“你们有这份小心是对的,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这一点我们也在试探着前行。”李怀德指了指张松英讲道:“张松英同志在考察了欧洲其他药妆企业的经营情况后,结合国内的药妆以及港城药妆市场做了个分析。”
他点了点生产流水线介绍道:“港城的化妆品市场和药用市场是很活跃的。内地药妆市场虽然有所欠缺,但潜力十足。”
“我们有信心在相关的领域以中草药为核心,创造出一条附加价值经营的道路。”
“嗯,小心要有,魄力也要有。”杨瑜生表情很是认真地看着生产车间里流水线上忙碌的身影讲道:“每个时代都需要乘风破浪的勇气,相信你们也不缺少沉着稳定发展的自信,这一点我和部里都是放心的。”
“谢谢您的肯定与支持。”
李怀德微笑着讲道:“集团今年还是以稳扎稳打,攻守兼备为主要经营策略。”
“业务发展缓慢,就是要用政策来刺激和扶持,业务发展迅速,就是要用政策来调节和冷却。”杨瑜生点了点李怀德,讲道:“你们集团在过去两年可谓是遍地开花,从传统钢铁企业迅速蔓延到了其他工业领域。说实在的,部里也为你们捏了一把汗啊。”
“年前部里开会还在讨论今年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工作,有人提出你们集团发展的太快了,怕是要翻车,得踩一踩刹车。”
他这会儿笑着讲道:“现在我算是放心了,杜主任当时就有讲,你们集团悍将很多,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从去年开始就有序列和意识地降低新项目的建设速度。”
“主要还是经济和管理压力。”李怀德经过敲打也学会了谦虚谨慎,轻易不会吹牛哔了。就算是想吹,也得多拐几道弯。
他态度非常坦然地讲道:“我们主动放缓新项目投建,积压和回流资金,主要还是为了固本培元,加快重点项目的建设和使用。”
“其次就是您刚刚提到的市场反馈情况。”李怀德想了想李学武给他说过的话术,这才继续讲道:“目前几个重点三产工业产品还处于市场培养阶段,尚不成熟。”
“已经很好了——”
杨瑜生难得听李怀德谦逊,还能说出这番具有真知灼见的经济建设理论,心里已经十分满意了。
就算这些理论和经验不是李怀德总结出来的,也足以看得出红星钢铁集团还是拥有战斗力,班子内部还是很团结的。
他背着手观察了流水线上洗发液的生产过程,嘴里似是无意地讲道:“比较系统内其他企业,你们集团还真就抓住了团结的本质,拧成一股绳,有如此成绩不足为奇。”
李怀德眉毛一挑,已经理解了领导话里的深层含义,不由得回头看了几位陪同调研的集团班子成员,心里还在琢磨着这句话。
当天下午,杨瑜生副主任在集团会议室主持了工业调研座谈会。
首先听取了集团几位主管工业和经济工作负责人的汇报,并在随后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红星钢铁集团的发展成绩以及工作思想,同时也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
他在讲话中指出,新的工业和经济建设指导文件下发以后,工业系统各单位、企业积极响应号召……他要求集团管委会要充分发挥团结合作,开拓创新的企业发展精神。
在座谈会的最后,杨瑜生副主任也强调了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珍惜机遇,团结奋进的希望和号召。
集团管委会主任李怀德做表态发言。
调研结束后,工业报发文高度评价了红星钢铁集团在过去三年的变革之路,详细介绍了集团在思想、生产、技术、管理等方向所取得的卓越成绩,并提出了表扬和肯定。
随后,集团秘书长李学武在集团所属联合工业报撰文,细数过去三年红星钢铁集团的发展脉络,并代表集团表态,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抓变革、促生产,铸就钢铁经济。
至此,集团上下各单位、部门开始学习两篇文章,研究和讨论新时期的工作发展思路。
同时,别有用心之人也都销声匿迹,不敢再对集团的发展方向说三道四,更不敢再讨论集团领导班子分工和负责的工作。
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日,星期一。
红星钢铁集团管委会正式发布任职通知,集团秘书长李学武同志将担任辽东工业管理小组组长职务,兼任钢城冶金厂管委会主任、厂长职务。
原辽东工业管理小组组长、钢城冶金厂管委会主任、厂长董文学同志回京,另有任用。
有消息称,集团管委会已经开会研究讨论决定,回京后的董文学副主任将主管技术发展和亮马河生态工业区建设、管理工作。
不管风云如何变幻,董副主任回京已成定局,集团秘书长李学武主政集团辽东工业的时代正式开始,剩下的都交给时间。
随着通报一同有消息传来,秘书长将主持今年的年终工作大会,并会做工作报告。
这意味着什么?
或许集团机关普通职工感受不到什么影响,也不一地清楚本质和根由。
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心里能想到的只有四个字:尘埃落定。
没错,他们能想到的只有这个。
秘书长去往钢城的道路已经被扫清了,在京的影响力已经根深蒂固。
而董副主任也在集团前段时间的非常时期,果断而快速地出手,清除了不良隐患。
现在双方只等着集团做进一步工作交接的准备和部署,同时将手里的工作进行整理和备份,以便于集团交接小组的后续工作。
其实两人工作交接主要还是在钢城,集团这边李学武并没有卸任秘书长职务。
秘书长的部分工作和职责已经交给副秘书长卜清芳来辅助执行和决定。
但一支笔的权利没有交接,李学武每个月都需要回京参加会议,处理秘书长所需要负责的重要工作。
副秘书长卜清芳也早就讲过,紧要工作会通过电话、电讯等形式进行沟通。
需要签字的,也会以邮寄或者通过机要秘书来完成署名意见。
两人工作早有默契,配合起来自然不用担心。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你好像胖了——”
韩殊仔细打量了顾宁,而后微微挑眉,凑近了轻声问道:“是不是有了?”
“没有——”顾宁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小声解释道:“也不知道咋回事,好像能吃能睡了。”
“你可别不当回事。”韩殊认真地提醒道:“你这工作性质本来就很特殊,要是一个不注意,后悔都来不及。”
“嗯,我知道。”顾宁点点头,解释道:“前几天来身上了,应该不是的。”
“你自己就是大夫,这个还用别人提醒你?”韩殊盯着她的眼睛讲道:“再说了,你也不是第一次怀孕,注意点没有坏处。”
“嗯,我知道了。”顾宁放下的手不由得又放在了肚子上,好像里面有啥了似的。
李学武从二楼下来,身后还跟着三个小啷当,一个个的跟小球球似的。
除了李姝和李宁之外,走在最后面的是他的小师弟董梦元。
这小子前几年看他还没有太胖的感觉,这两年就跟充气了似的,胖成了大肉球。
上一年级的他本就对学习环境有所陌生,再加上身体的原因,在同学眼里成了肥猪一般,表现的有些内向和自卑。
其实这个年代对肥胖是一种憧憬和羡慕的情绪,因为只有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才能吃胖,肚子都填不饱,谁敢说自己能吃胖了。
只是到什么时候,羡慕、嫉妒发展下来都会成为恨,孩子之间尤为明显。
家庭条件不好的,看他吃的如此胖,自然有闲话说出来,无非就是说他像头猪。
李学武确实挺喜欢胖孩子的,这个时候胖并不等于长大了也会胖。
说白了,董梦元的胖都要怪韩殊,董文学不在家,她又有工作忙,不敢放儿子出去乱跑,老是带他在家里看书学习。
你想吧,这孩子要是不跑不跳,再加上吃得好,还不成了胖球球。
“妈,我饿了——”
果然,董梦元还没从楼梯上下来呢,嘴里便喊着饿了。
李学武好笑地回手给了他一个脑瓜崩,道:“你不是刚在楼上吃了半盒子饼干嘛!”
“饼干是零食——”
董梦元有点怕这个师哥,绕开他跑向了沙发那边。
小时候看师哥还很亲切,只是他爸爸去外地工作以后,师哥来家里的次数少了。
就算是来也仅仅是送一些物资,极少进门,每次都是匆匆忙忙的样子。
他的年岁小,不知道师哥为啥每次都那么忙,即便是下班过来也不进屋。
同师哥接触的少了,更能感受到他身上气质的变化,所以心里有了畏惧。
李学武也感受到了小师弟的疏远,可他能有什么办法,小孩子不懂事呗。
称呼上他同董文学叫老师,同韩殊也叫老师,或者师母。
但无论是董文学还是韩殊,大他的岁数并不多,尤其是同顾宁的关系。
董文学是顾海涛养大的,顾宁一直叫他大哥,叫韩殊当然是嫂子。
李学武跟顾宁结婚以后还是各论各的,这去老师家里不用避讳什么,可毕竟是能叫嫂子的,咋可能犯这个忌讳。
董文学回来的少,家里只有韩殊一个人,他又是年轻的。同顾宁一起去做客还成,真要让他一个人,那就只能是“忙”。
同样的道理韩殊也明白,所以并没有责怪李学武的疏远,反而找机会来这边做客。
有的时候是娘俩坐公交车来,有的时候是李学武安排车去接他们。
对李学武和顾宁,韩殊始终以关心的心态看待,尤其是顾宁父母不在京城。
李学武对她和儿子的关心自然也是一种反馈,要不怎么说两家相处的十分融洽呢。
“零食不算饭对吧?”韩殊好笑地摸了摸扑到她身边儿子的后脑勺,说道:“一会儿就好饭了,再坚持一下。”
“就快好饭了,马上。”
李学武也是觉得好笑,往餐厅里看了一眼,厨房那边二丫还在忙活着。
大半年的时间,这丫头早就熟悉了家里的每个角落,做饭的手艺日渐成熟。
无非就是家常便饭,要想吃点特色的,就只能往饭店去要菜,或者就过去吃。
李学武不愿意麻烦那个,更不愿意吃饭店的炒菜,他总觉得那个缺少了灵魂。
其实就是在外面吃的多了,味觉已经被驯服了,总想吃点家常便饭感受家的温馨。
“大哥阳历年没回来吗?”
顾宁看了看趴在沙发上同李姝说悄悄话的董梦元,转头对韩殊问道:“你也没去?”
“就快回来了,还折腾干啥。”
韩殊端起茶几上的茶杯喝了一口,道:“小元上一年级了,不比在幼儿园方便。”
“也是,怪远的。”顾宁也端起茶杯,一想到文学大哥是回来了,可李学武要走了,这心里就有点空落落的,连嘴里的茶都不觉得香了,反而有了丝丝的苦味。
韩殊当然能理解顾宁的无奈和苦闷,放下茶杯轻轻拉住了她的手,说道:“你也得学会持家了,总不能一直指望着他是吧?”
顾宁抬起头看了李学武一眼,他正哄着李宁搭积木呢,跟个小孩子似的。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眼里都是他,心里都是他,想的是他,舍不得的还是他。
顾宁从来不避讳对李学武的依赖,即便家里人说出来她也丝毫不在意。在她的心里这就是事实,李学武也值得她的信赖和依赖。
这会儿韩殊提醒她要坚强,告诉她要持家,可一想到从李学武手里接管这个家,她总觉得无所适从,又有些力不从心。
李学武并没有提起调她一起去钢城的话题,反而讲了许多工作上的安排。
他的秘书长职务还需要履职,每个月都要回来几次,真正是两头跑了。
家里两个小的总不能随着他一起去钢城上学和生活,老人也会不放心。
再一个,三年以后,他或许还会回京城,到时候还得再折腾一趟。
顾宁在医院是重点培养对象,还是未来的中流砥柱,事业上早就看得见光明。
如果因为他的原因而放弃自己的事业,李学武是坚决不同意的。
这个家本来就是两个人一起搭建起来的,谁都不比谁重要,相互是平等的。
顾宁要有自己的事业,他也要为儿女搭建一个幸福的家庭。
这些话本是夫妻夜话时间所说,自然不能对韩殊讲出来。
而面对嫂子的提醒,她内心是感到幸福的,也觉得自己应该为他做点什么。
“要不你就转教育岗,去医学院吧。”
韩殊叠起右腿,看着她讲道:“从一线退下来,不仅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还能照顾家庭。”
“哪里用得着她操心。”李学武递给儿子一块积木,抬起头笑着对韩殊说道:“我还是希望她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你就惯着她吧——”
韩殊自然能听得出李学武对顾宁的维护和关爱,暖心又羡慕的同时也不忘提醒他道:“小宁都是当妈妈的人了,你还当她是小姑娘啊。”
“在我眼里还是。”李学武笑着看向了顾宁,突然来了一句略带土味的情话。
别说韩殊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就是连夫妻夜话听惯了他胡言乱语的顾宁也受不了。
“我去看看好饭了没有。”
看着顾宁脸红到了耳根,起身往餐厅去的身影,韩殊好笑地看了李学武一眼。
李学武却没觉得有什么,这种话虽然听起来有点肉麻,可又不是当着外人讲的。
似乎发现了什么,董梦元目光古怪地看向师哥,见他看过来,便用手指刮了刮肥肥的脸蛋儿,嘴里嘟嘟地说着羞羞羞。
“学校那边怎么样?”
李学武从小板凳上站起身,走到沙发这边坐下,看了韩殊问道:“累不累?”
韩殊过年就三十六岁了,去年年底提的学院系主任,也算是走上了管理岗。
要不她能建议顾宁走这条路呢,相比于一线岗位来说,无论是教育岗还是管理岗,对于个人发展来说都是件好事。
只是顾宁的脾气和个性实在不适合这种与人打交道特别多的岗位。
顾宁并不厌恶同患者的沟通和交流,说话也不会滞涩,唯独勾心斗角这方面。
她是个心灵单纯的人,可也不是傻子,与患者沟通尚且能保留三分余地,不会让自己陷入到尴尬的境地,对同事更是如此了。
真让她学着韩殊这般雷厉风行,相信再给她十年也做不到,因为她就是不喜欢。
“干啥不累啊?啥岗位都不轻松。”韩殊拢了拢脑后的头发,看着他问道:“单位的工作都梳理清楚了?”
“差不多吧,其实早就开始准备了。”李学武点点头,端起顾宁那杯茶喝了一口,讲道:“倒是老师回来要费心一些了。”
“能回来就不错了。”韩殊扯了扯嘴角道:“要不是有你在,他也舍不得回来。”
这话倒是真的,辽东工业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董文学是倾注了心血的,怎么可能舍得让别人摘了桃子。
只有李学武,他才能放心将这些成绩交给自己的学生。也是受形势影响,他必须回京,平衡影响力,要不然老李寝食难安啊。